
在东海百里文廊昌国段的城北村猫山弄内,近期悄然开起了一家“海物惟错”标本专研室,推门而入,主理人唐舟凯正在一遍遍精修东海百里文廊2024年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作品中不仅融入了东海百里文廊的山海风光,还有他最喜欢的螃蟹标本。

爱好从何而来
唐舟凯从小就展示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十分喜爱观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自然纪录片。有一次,他的父亲出差时给他带回来一只和尚蟹,那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形状的螃蟹,觉得十分有趣,这也为他将来喜欢上制作螃蟹标本埋下了种子。
大学本科期间唐舟凯攻读的是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但为了离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近一些,他选择继续考研,在浙江海洋大学就读水产养殖专业。也就是在那时,他开始接触标本制作。
唐舟凯
研一的时候导师带我们去沈家门的水产城,我看到工人们把成框的鱼货倒在地上,里面混了各种各样不常见的小螃蟹,但它们要么被拿到鱼粉厂打成饲料,要么就被直接丢回海里,太可惜了。我想不如把它们做成标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螃蟹的种类。

因为所学专业,唐舟凯会接触到一些生物组织处理技术,他就边学边练,试着制作螃蟹标本。研究生毕业后,唐舟凯先后在企业和社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工作虽然稳定,但他最终还是选择遵从内心的声音,辞去工作专心做标本。慢慢地,随着标本越做越多,他就把“螃蟹大军”带到了各类市集上,没想到反响还不错,有一天竟然卖了上千元,更有感兴趣的人问他有没有自己的工作室,想过来体验标本制作。
夫妻双双辞职返乡创业
当时正好赶上外婆家的小楼翻建,我想在这里办个工作室。
唐舟凯的外婆家临近东海云廊擂鼓山段,又地处东海百里文廊昌国段沿线,如今这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和研学游,这让他从中看到了回乡创业的希望。
今年8月底
“海物惟错”标本专研室打造完成开始试营业
唐舟凯不仅将爱好变成了职业,还有了更多机会前往各类市集活动,推荐“海物惟错”。
为了赋予工作室更多的互动属性,唐舟凯还增加了一块画着螃蟹结构分解图的小黑板和各类相关书籍,客人可以通过讲解、书籍清楚了解螃蟹的种类、分布和螃蟹标本的制作步骤,在他的带领下尝试亲手制作。

唐舟凯的爱人翁佳凤则喜爱布艺制作。在“海物惟错”标本专研室,一侧的展架上展示着各类布艺制品,有各色布艺拎包,也有记录下本地植物轮廓和形态的蓝晒作品。
“海物惟错”标本专研室创办不久,翁佳凤也辞去工作,尝试着结合自己的爱好,构思相关的布艺制品和研学课程。
翁佳凤
创办工作室后,我也经常来猫山弄,被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物种类所吸引,也想返乡创业了。


把爱好带回乡村
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是唐舟凯和翁佳凤
纷纷“扎”进乡村创业的“落脚点”
展望未来,他们希望通过“海物惟错”标本专研室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研学团队、亲子家庭走进猫山弄,在体验螃蟹标本制作、布艺制作乐趣,了解海洋文化知识的同时,拓展农事体验项目,带动周边村民的农特产品销售,共奔“致富路”。
(相关链接:https://app.tmuyun.com/webDetails/news?id=12868159&tenantId=92#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