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教育之江 |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 严小军:胸怀蓝色梦想 坚持“四个面向” 以践行向海图强战略使命赋能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
发布日期:2025-05-16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教育之江
字体: [大] [中] [小]

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为浙江高教强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战略目标和方向指引。大会提出,要强化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突出服务大局使命导向,持续强化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功能。记者日前走访了浙江海洋大学,学校党委书记严小军表示,学校全面学习领悟和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汲取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的强大精神力量,秉承“扎根舟山、深耕浙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理念,坚持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胸怀蓝色梦想,积极抢占海洋新质生产力全新赛道和战略制高点,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驱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和创新范式,努力在海洋强省、教育强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找准定位,以践行向海图强战略使命赋能应用研究型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

记者:作为一所长期扎根海岛办学的高校,学校如何打造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严小军:昔日平阳浦荒凉的滩涂上燃起的蓝色梦想,照亮了如今揽月湖畔、面向浩瀚太平洋的美丽海大这一梦想起航处。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扎根舟山、服务海岛共同富裕的大学。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舟山放在国际上、放在全中国、放在浙江省这样的位置上去考虑。越这么考虑,舟山的地位越不可限量。”中国的海岛不应只是地理上的边缘地带,而应成为梦想的启航点、创新的热土。

浙江海洋大学始终同舟山休戚与共、同向同行,深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起点谋划打造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从智能深水网箱到现代海洋牧场,从创新赋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到打造新时代“山海协作”全新样板,让大学校园实验室的科研探索与创新实践真正转化为舟山群岛新区产业升级的“真金白银”,以签订市校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推动市校合作全面迈上新台阶,让城市与大学相互滋养、彼此成就,共同奏好市校合作的“交响曲”,在互融互促中实现校地“双向奔赴”,创新赋能舟山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和海岛共同富裕全新样板。

记者:作为全省唯一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学校如何构筑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支点”?

严小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动挺进海洋经济发展主战场。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持续深耕浙江、服务海洋强省和“创新浙江”发展的大学。作为浙江省唯一成建制的综合性海洋类高校,浙江海洋大学深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视察学校时提出的“围绕海洋经济办好教学和科研”和“建成一流学校”的殷切期盼,发扬“扎根海岛、艰苦创业、勇担使命、勇争一流”的海大精神,紧紧抓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等多重涉海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的机遇,以服务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使命,持续提升承接海洋强省重大战略任务的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成功入列省部共建高校、省重点建设高校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校。紧密对接浙江三大科创高地以及“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求,形成了一批对海洋强省有重要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全力打造海洋类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围绕海洋经济建设“两翼齐飞”,以“大平台、大项目、大协同”为抓手,大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加快打造浙江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海洋高端人才“蓄水池”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智囊团”。

记者:作为国内海洋类高校的重要一员,学校如何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来践行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海大担当”?

严小军:大潮奔涌逐浪高,逐梦深蓝向未来。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胸怀蓝色梦想,倾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落地实施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海洋高等教育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海洋科技变革、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使命。

浙江海洋大学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海上,抓好海洋科技重大集成创新攻关和海洋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着眼于适应和引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抢先布局深远海养殖、智慧海洋等未来海洋产业,不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牵头组建浙江省海洋渔业科技创新联盟,从打造“种业芯片”到“蓝色粮仓”,从“耕海牧渔”到“智慧海洋”,从“全省深远海适养种质发掘与高效牧养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到观测全球尺度海洋资源环境的浙江海洋大学“智能地球系统研究院”组建成立,从海洋5G通信到海天智能物联网,为破解海洋科技“卡脖子”难题创新赋能,加快打造体系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浙江海洋大学与国(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学校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设立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多个联合培养项目。从“渔业资源生态系统工程研究项目”成功获批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到“中意海洋生物群功能生物学联合实验室”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学校海洋科学本科专业成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积极打造“国际海洋类高校校长论坛”品牌,依托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等高能级平台打造海洋科技引智载体。

面向未来,行进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同一条航船上,学校将努力向更加广阔的深蓝进军,奋力谱写新时代海洋大学发展的精彩篇章。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dgVYUpmDKaccNRI0MO7pg)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