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舟山日报》 | 只需十几分钟,废弃塑料瓶变身3D打印工艺品 浙海大团队自主研发塑料瓶循环再生机
发布日期:2025-06-25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舟山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一只常见的废弃塑料瓶,十几分钟后就变为全新的塑料工艺品,这是近日记者在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增材制造及数字孪生实验室里看到的一幕。近期,该实验室成功研发塑料瓶循环再生机,通过3D打印技术,将废弃塑料瓶循环利用,打印出各类塑料制品。

6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石学智正带领学生调试机器。他用剪刀将塑料瓶不规则的底部剪去,投入机器并启动,切割装置随即运作,将塑料瓶切割成粗细均匀的塑料片送入热压装置。几分钟后,塑料片就变成塑料细线。但现场并未闻到塑料加热的刺鼻气味。

“这台装置完全由我们自主研发,通过低温加热,将切片后的塑料拉长,产出的塑料细线就是塑料3D打印机的良好耗材,同时也不会有异味。”石学智告诉记者。

要让3D打印机顺利运用塑料瓶生产的材料,最关键的是要控制好误差。去年起,团队开始攻关这一课题,攻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已申请了4项获得国家专利。目前,这台装置产出的线材直径误差能稳定控制在0.05毫米以内,基本与市面上的商业化线材无异。

将产出的线材接入一旁的3D打印机,石学智在电脑上选中了一个鱼骨挂坠的图案,打印机随即开始工作。约15分钟后,打印完成,塑料瓶成功变身鱼骨钥匙扣。

“一只钥匙扣需要约7克耗材,大约与一只塑料瓶的产出相当,如果耗材再多一点,就可以打印更多物品,比如塑料杯、塑料碗等。”石学智介绍,目前,该塑料瓶循环再生机对单只塑料瓶的回收利用率约70%,除此之外,也支持3D打印的塑料成品再次回收利用,实现循环。

能否将无法拆解的塑料瓶底座、瓶口以及家中其他较硬的塑料制品也利用起来?该团队为此研发了另一个版本的塑料循环再生机,将硬塑料制品打成碎末后,制成3D打印的颗粒型耗材。这台设备也已初步研发成功,团队正在对机器产出的颗粒精度进行最后的调试。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石学智告诉记者,这套设备的设计使用场景主要是家庭使用,用户可以通过3D打印机,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将家中的各类废弃塑料打印成家具、工艺品等塑料制品,重复循环利用,最终实现“无塑”生活的愿景。

据悉,这套设备目前已完成了首次路演,该团队正在与有关部门、企业等各方开展洽谈,探索更多使用场景,以尽快实现技术转化。

(相关链接:https://epaper.zhoushan.cn/html/2025-06/25/content_145340_2329927.htm)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