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近日,激昂雄壮的歌声从浙江省舟山市金塘镇山潭村文化礼堂传出,实践团正为公益托管班孩子们开设爱国主题音乐团课。
这场生动的音乐课堂是文化特派员项目“文泽金塘 艺润山潭”暑期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近日,由浙江海洋大学学生组成的实践团正式抵达山潭,13名队员驻扎村中,另有7名队员提供远程支持。他们向金塘镇招募30余位中小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公益托管服务。此外,实践团还精心挑选了约10名四年级、五年级学员,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诗朗诵,让他们登上当晚的村晚舞台。
“今年的社会实践是去年的延续。部分有经验的老队员带领新队员,主要做好公益托管、艺术乡建社会调研及村晚筹备三件事。”团队负责人、浙江省级文化特派员于志新说。
据悉,队员们深入村庄走访,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与村干部、村民深入交流,细致了解文化特派员项目落地后,村民对“艺术乡建”的认知变化与真实需求,为后续工作积累一手资料,让艺术乡建的种子在乡村扎根,让文化特派员带来的艺术养分滋养出更多精彩。
活动期间,以“高铁连心 三村同梦”为主题的“我们的村晚”2025山潭、穆岙、西堠村文艺晚会在金塘镇山潭村举行。这场村晚,是文化特派员项目“送文化”与“种文化”融合的生动汇报。
实践团大学生们以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才艺展现“送文化”的青春活力;文化特派员重点项目“海岛艺学堂”培育的本地学员自信登台,声乐、舞蹈、腰鼓、空竹、少儿越剧等节目绽放“种文化”的丰硕成果。依托“零门槛、零距离、零收费”的普惠培训机制,这些本土队伍已成长为金塘海岛文艺生力军。
“挺好的!暑假孩子和老人都多,这样的晚会我们年年盼!”当地村民蒉迎春笑容满面,“今年有浙江海洋大学学生加入,感觉更不一样了,我们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热热闹闹的村晚!”
(相关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4677944hetirisdf.shtml#o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