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潮新闻客户端 | 这位全国“最美教师”,和温州的红树林有不解之缘
发布日期:2025-09-12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字体: [大] [中] [小]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其中,浙江海洋大学教授水柏年成为我省唯一入选者。

水柏年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等荣誉。在教育事业上,他爱生如子,倾心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尽心帮扶学习困难学生,被学生尊称为“水伯伯”。他探索建立“生物标本+PPT+翻转课堂+视频+实践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出版全国高校水产类规划教材,承担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他负责建设的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历经22年发展,跻身软科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2位。

在科研工作中,他带领师生走向产业一线。“科研的最高价值是反哺教育。”十几年来,水柏年与团队在苍南沿浦湾攻克红树林高纬度区种植技术,指导造林4830余亩,修复沿海海洋生态。2015年,面对苍南沿浦湾因生态恶化导致紫菜濒临绝收、渔民亏损的困境,他指导引种1600亩红树林,通过生态修复成功攻克紫菜养殖“烂菜病”,渔民亩均收入从不足千元跃升至1.3万元。

2023年,水柏年领衔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果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十大典型案例”。今年初,沿浦湾获评“国家级美丽海湾”。红树林项目还孵化出“浙江苍南青蟹科技小院”等平台继续为当地服务。

如今,已年过花甲的水柏年依然放不下讲台,在向下深扎科研沃土的同时,也向上托举学子梦想。“教育的力量,就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他说。

新闻+

他和温州的红树林有不解之缘

水柏年回忆2014年在苍南县沿浦湾做本底调查时的情形:“滩涂上底栖生物很少,我和几个研究生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找到的样本还没装满一个采样袋。”

2023年,苍南打造红树林“北进桥头堡”的做法入选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十大典型案例,红树林能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海岸生态安全,而十年前我国红树林自然分布的最北端在福建省福鼎市,红树林北移的实践者正是水柏年团队。

当时浙江苍南沿浦湾因生态恶化导致紫菜濒临绝收、渔民十年亏损,水柏年带着学生扎根海滩,科技指导引种1600亩红树林,通过生态修复成功攻克紫菜养殖“烂菜病”,紫菜年收茬数从1-2次增至5-6次,渔民亩均收入大幅提升。他带着学生,从浙江苍南县一路向北直至舟山引种红树林,攻克红树林高纬度区种植技术,科技指导造林4830余亩。

此外,红树林项目还孵化出“浙江苍南青蟹科技小院”等平台,当媒体报道水柏年引种红树林的事迹时,水柏年教授团队的研究生感慨:“原来课本知识真能转化为渔民们的致富真经啊!”

据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红树林每年为当地村集体增加约20%近1400万元的养殖收入。

作为重要的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的碳封存能力极高,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苍南县也已经做起了碳汇“生意”。

近年来,苍南县构建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能力评估模型,形成《沿浦湾红树林监测报告》《沿浦湾红树林碳汇监测与核算》《沿浦湾红树林碳汇核证报告》等成果。经测算,沿浦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约9000吨。

(相关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246142#ocr)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