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浙江教育报》 | 岱山双峰新城学校:大学课程进课表
发布日期:2025-09-26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浙江教育报》
字体: [大] [中] [小]

“我的花瓶是抽象派,建模时用了很多非对称线条。”“我的是镂空设计,特别通透、灵动!”“我更注重实用,瓶口窄、肚子大,能装更多水!”……9月23日下午,在岱山双峰新城学校的“人工智能+3D打印”科普课上,学生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设计制作的创意花瓶,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学校与浙江海洋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引入两支博士教学团队,开设“人工智能+3D打印”和“海洋生物与环保”两门跨学科科普课程。两门课程以拓展课形式分别于每周二、四下午开设,每学期共计36学时,让学生常态化体验大学课程。

“以往我们也曾邀请专家进校举办科普讲座,但效果往往如一阵风,难以形成持续影响力。”副校长戴剑挺表示,学校地处海岛,教学资源相对薄弱,此次合作注重将高校优质资源系统化引入,坚持“输血更要造血”的原则,让高校优质资源进课堂更进课表。为此,学校专门安排了两名科学教师随堂听课、担任助教,向博士团队学习新技术与教学方法,特别是如何将高深知识“降维”讲解,以此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教学能力。

未来,学校还计划以这两门课程为“火种”,在校内孵化更多的科技社团与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小课题、进行发明创造,推动科学教育从“输入”走向“内生”。

(相关链接:http://zjjyb.cn/html/2025-09/26/content_66192.htm)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