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蓝天空下,热血球场间,绿茵场上的身影迅捷而从容——击球、跑垒、传球,动如脱兔、一气呵成。他就是在2025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棒垒球文化交流活动中展现矫健身姿的台湾青年宋昀泰。
 
“小时候,经常会有棒垒球队在我家附近训练。我看得入迷,想尝试一下。没想到打过一次后就彻底爱上了这项运动,一直坚持到了今天。”宋昀泰说。
 
夕阳下球员们挥汗如雨的画面,激发了男孩心中沉睡着的运动因子。学生时代学业成绩不太理想的宋昀泰,反而在球场上找到了渴望已久的自信心与归属感。中学时,他毅然选择了体育道路,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棒垒球运动员。年少时看似简单平常的选择,悄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大学四年,宋昀泰训练的脚步从未停歇。兼顾学业的同时,屡次在大学生棒垒球赛事中斩获佳绩。从金门大学毕业后,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留在当地工作,成为了一名青少年棒垒球教练。
 
宋昀泰认为,要把孩子们带进棒垒球运动的大门,首先就要让他们理解棒垒球运动的精神。他说,“棒垒球运动的核心精神就是不畏失败,毕竟这是一项失败率很高的运动。最好的击球手成功率也只有三成。”
 
在教学时,宋昀泰着重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学习和成长,而不是仅仅关注最后的输赢。在教学过程中,宋昀泰也收获了与当球员时不一样的体验与感悟,这让他更加成熟。
 
在担任教练期间,宋昀泰经常带领学生参与海峡两岸的棒垒球交流活动。2024年7月,他曾带领学生不远千里赴北京参赛,让两岸青少年在技能切磋中加深了解,建立友谊。现在,他又来到福建平潭参加2025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棒垒球文化交流活动。宋昀泰认为,这些活动的意义远超竞技本身——让两岸年轻人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结识、交往,让两岸文化以体育为载体碰撞、交融,才是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身为同时精通快投和慢投垒球的运动员,宋昀泰特别推崇慢投垒球的包容性:“慢投垒球节奏更舒缓,对体力的要求没有那么严苛,能让更多年龄段的人参与进来,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体育运动”。在慢投垒球的赛场上,无男女之分,无老少之别,只要拥有一颗热爱体育、团结协作、拼尽全力之心,人人皆是英雄。
 
“这项运动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无限可能性’。在裁判宣告比赛结束之前,输赢都是不确定的。每一个球的好坏都关乎最终结果,这种悬念让人着迷。”对于慢投垒球的未来发展,宋昀泰期待它能够在更多地区和学校推广起来,“比赛会落幕,但热爱与交流永不终止。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棒垒球运动的独特魅力,让这项运动成为连接两岸的纽带之一”。
 
浙江大学 黄鑫鹏 浙江海洋大学 王佳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31日 08版
 
(相关链接:https://zqb.cyol.com/pc/content/202510/31/content_41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