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潮新闻客户端 | 浙江日报丨科研团队与重点企业结对破题,普陀海洋经济向新而行
发布日期:2025-11-20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字体: [大] [中] [小]

日前,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浙江海洋大学副研究员余方苗科研团队的智力加持下,攻克了水性粘结剂从锂电池向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拓展应用的技术难题,成功实现该产品在多种新型电化学体系中的高效适配与性能提升。这一关键技术突破,打通了企业发展的“任督二脉”,预计每年能撬动800万元的新增产值,为新材料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科创动能。

这正是舟山市普陀区“百家科研团队进百企结对服务”活动结出的硕果。普陀是海洋大区,产业特色鲜明,海洋经济占GDP总量超70%,区内3家船企跻身全球十大修船企业,金枪鱼、鱿鱼加工量占全国半壁江山。经略海洋,关键在人才。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协同”,今年5月,普陀区正式启动“百家科研团队进百企结对服务”活动,精准链接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全面夯实现代化新普陀建设的智力支撑。

除了新材料领域,在船舶修造这一普陀传统优势领域,“结对服务”同样催生了“产业变革”。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机器人应用学院甘中学团队结对合作,引入其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技术,成功突破了AI与智能化产线融合的行业痛点,实现了船舶修造产线的智能化升级与精准化作业,为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技术范式。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江苏科技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16家高校院所的25个高水平科研团队,与普陀区18家重点企业成功“牵手”,签署联合攻关协议。合作内容覆盖海洋生物、智能制造、食品健康等多个前沿方向。这一“平台+院校+企业+产业链”的高效协同机制,正持续助力产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化“结对服务”合作成果,普陀区推动17名来自结对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受聘为“科技副总”,入职17家对口科创企业。这些“科技副总”并非虚职,他们肩负起助力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重要使命,主动链接院所资源,推动校企在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形成“企业出题、政府助题、院校答题、市场评题”的成果转化体系。今年以来,“科技副总”领衔攻克“海产品与糕点的有机结合”等技术难题18项,推动技术交易合同额达10亿元。

普陀区还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以“百家科研团队进百企结对服务”和“科技副总”机制为牵引,系统构筑“引育用留”并举的人才发展生态。该区深入实施海洋人才“普汇”行动,推出“1+3”专项产业人才政策和“人才贷”“人才担”金融服务等扶持政策,今年已发放人才专项贷款超4800万元,有效破解创新“融资难”;连续8年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推动316个创业项目和创新人才走进普陀,培育壮大了中科立德、锐赛生物等一批科创人才企业;今年以来,全区新建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15家,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9项,与史河科技机器人等8个创新团队达成落地意向……一幅“人才奔涌、创新潮动”的生动图景正在普陀徐徐展开。

(相关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304159)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