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留学生管理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疫情防控的成果,国家留学基金委举办“感知中国· 我们的抗疫故事”征文活动。我校俄罗斯籍来华留学生谢尔盖、卢旺达籍留学生伦纳德、 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可汗三位同学的三篇文章全部入选,位居浙江省高校之首,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谢尔盖在得知自己的文章《COVID-19 满时间陷阱》入围“感知中国· 我们的抗疫故事”征文集后,动情地说道:“现在不存在‘慢时间陷阱’的问题了,因为生活又忙碌了起来,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偷得浮生半日闲’,偶尔我也会停下来品味岛城的风光;岛城的风光虽自成一派,但海大的冬天总是别有一番风情。校园里,猫咪在冬日的暖阳下休憩;图书馆里同学们挑灯夜战,为梦想扬帆起航;校园外,揽月湖畔;三五行人在漫步。我很珍惜现在在中国的幸福生活,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向更多的人讲述我的中国故事”。同样,在得知自己的文章《好想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入围“感知中国· 我们的抗疫故事”征文集后,已经完成学业回到巴基斯坦阿布杜瓦利汗大学工作的可汗也难以掩饰激动之情。“虽然我离开了中国,但中国一直都在我的心里;在中国学习的时光是一生宝贵的财富,这些宝贵财富让我终生受益。我的中国故事,因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而精彩;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精神,传承‘巴铁友谊’。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当我们把消息分享给远在卢旺达的伦纳多时,他激动了很久。“时光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年初,那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内心忐忑不安,但作为留学生学生会主席的我,还是要竭尽全力做好安抚其他同学的工作。量体温,统计同学们需要购买的物资,跟国际处老师汇报同学们的状况,写毕业论文,还要挤出时间和其他同学一起聊天来转移注意力。这些工作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也为在卢旺达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做好了铺垫。阳关总在风雨后,风雨后的天空一定更加美丽;愿全世界都可以学习中国的抗疫良方,携手共克时艰”。在EAR SHYOGWE公司担任开发部部长一职的伦纳德说道。



据悉,此次征文共收到来自166所高校的留学生和留管干部稿件683篇(其中留学生稿件561篇来自108个国家),经过三轮专家的专家审读评选,共有177篇留学生稿件入选“感知中国· 我们的抗疫故事”征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