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海新闻 > 正文
浙江海洋大学召开2021年中层干部会议
发布日期:2021-03-02 作者:孙娅贤 编辑:新闻中心 来源:宣传部
字体: [大] [中] [小]

2月28日上午,学校在杨存国会展中心1号报告厅召开2021年中层干部会议。校党委书记严小军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长陈建孟作主题报告并对2021年度工作进行部署。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学校高层次人才代表受邀出席会议。

陈建孟作了题为《准确定位找差距,明晰路径抓落实,实现从教学研究型逐步向应用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报告。他指出,2020年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实现了“两手硬,两战赢”,在不平凡的年份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但与此同时,在人才、科研和社会贡献等重大标志性成果上依然缺少闪光点,影响学校发展的短板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陈建孟强调,学校要实现水平提升,必须通过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经过“十四五”的转型发展,努力实现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并为下一步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集聚能量、打下基础。首先,要认清把握发展定位,推动学校转型。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海洋大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深刻理解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学校的自身定位。多个维度显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还处于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并要逐步实现教学研究型向应用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从理念和实践层面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六大重要关系,通过建成若干应用研究型学院,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其次,要总结分析发展问题,找到问题根源。当前,学校依然存在思想、人才、学科、科研、保障等五方面突出问题,需要我们从转型实施路径的核心要素来进行分析,准确把握面临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最后,要采取有力针对举措,激发办学活力。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要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打造学科高原高峰。围绕一流学科,分层次构建学科发展体系,聚焦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学科特色。建立资源投入与成果产出相关联的绩效考核体系,重组基层学科组织架构,做实研究所和团队。二是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突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对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学校一流学科布局,进一步明确科研工作的发展目标、主攻方向、优先领域和发展顺序。创新科研理念和模式,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做强做实一批重大研究机构。三是要扎实推进“人才兴校”战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增量做优,存量做强”的思路,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落实和学科意识,创新人才引进举措。构建“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全链条设计,推动教师更加“接地气”。四是要基于学科、科研和师资优势,强化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根据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求,深度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重大需求,强化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明晰人才培养的规格、路径与举措。五是要强化保障措施,为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保驾护航。通过优化空间功能定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营造锐意进取、大气包容的文化氛围等举措,为学校转型发展凝心聚力、开好新局。

严小军在总结讲话时指出,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奋发进取,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校上下要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高质量谋划并实施“十四五”规划,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要以省委巡视整改为契机,深入研判分析与调查研究,进一步梳理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深化清廉海大建设,创新更加具有服务能力的管理机制;要坚持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支撑;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锻造政治过硬、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严小军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学校要做好各项工作,以崭新的姿态谋划决胜“十四五”。一要胸怀格局,树立正确历史观,不断提升政治能力;二要迭代思维方式,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三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改革创新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四要进一步提升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能力。

会上,陈建孟还对学校2021年度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