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7日上午,浙江海洋大学团委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革命后代讲党史”红色故事会访谈活动在杨存国一号厅顺利结束。本次党史学习访谈邀请到了开国少将张蕴钰将军之子张旅天老师到现场分享父辈们为祖国奋力拼搏,在茫茫戈壁大漠奉献青春的英雄事迹。各学院师生代表、青马班学员代表、国防青年先锋连学生代表、少数民族学生代表等500余名师生出席聆听。

访谈开始,张旅天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爆炸切入,娓娓道来我国当年发展核武器的艰难历程和第一代科技工作者们在马兰创建核实基地的不易。一代代追寻者,青丝化白雪;一辈辈科技人,情铸边关恋。张旅天分享了程开甲、林俊德等马兰科学家们一往情深的赤子之心,在这一片荒芜广袤的戈壁上倾力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正是因为一代代科技人的付出,核武器最终研制成功,中国才能摆脱“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境地,挣脱“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枷锁。
青春无悔,生命无怨。即使基地位于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还是有不少科学家、干部、管兵甘愿携妻带子扎根马兰,立志创设马兰成为“原子世家”。张旅天借用父亲张蕴钰将军和先驱工作者的光荣事迹,诠释马兰人“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高尚品德,呼吁同学们传承马兰精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绵薄之力。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马兰精神将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继承先烈遗志,投身国家建设。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浙海青年必将倾尽所能,倾力而为,以浩然正气向历史致敬,以初心使命担起时代之责,以新担当新作为拥抱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