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海新闻 > 正文
主题教育进行时|学思想 促践行 浙海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7-26 作者:徐裕萍 编辑:沈家迪 来源:校团委
字体: [大] [中] [小]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浙江海洋大学组织600余支团队、4300多名师生奔赴乡村大舞台开展社会实践。青年师生走进渔农村、下海岛,用心、用情、用力、用功,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深化“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海大学子的青春力量。

深入调研察民情。“战略指引,舟山循迹”八八战略研学团走进蚂蚁岛、葫芦岛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对话非遗传承人、社区干部、居民群众,调研探索舟山海岛推进“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的发展变化,为“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贡献青春力量。“画意寻舟”实践团来到舟山新建社区南洞艺谷,他们沿着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访调研,探寻“八八战略”在海岛的生动实践,聆听净零碳乡村的建设故事,深刻感受“千万工程”为海岛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蝶变。“乡遇一夏,文廊共富”基层调研团,两次走进定海盐仓,与当地居民展开交流活动,切实感受乡村生活质量的提升。成员们参观了当地的农田,在农民的讲述中学习到了许多农务知识,深刻了解了当地特有的能够抵御台风的种植方式和当地水库建设的故事,感受到了乡村正在向富足繁荣的方向持续发展。“马岙古文化与岛村建设”调研团以马岙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展走访调研,通过探访马岙农业示范基地,了解到更多农村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案例,深刻感受到传统乡村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重新焕发的无限生机活力。

“战略指引,舟山循迹”八八战略研学团与舟山生态环境局进行交流访谈

“马岙古文化与岛村建设”调研团在马岙村楼门街进行采访调研

以学促干解民忧。浙江海洋大学“叶菜满舱”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嵊山枸杞岛、桃花岛,深入调研海岛绿叶蔬菜供应现状、居民生活水平以及远洋渔民的日常生活情况,结合团队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改善偏远海岛居民饮食情况提供建议方案和技术参考,为海岛渔民排忧解难。“渔传尺宿,嵊泗欢喜”调研团聚焦海岛民宿发展,实地调研嵊泗各乡镇民宿行业现状,探寻影响民宿发展的问题症结,发挥经管和旅游专业知识优势,为海岛渔村的旅游发展提供创新方案。“共富之路,海岛先行”调研团前往定海区小沙街道庙桥村、白泉新建村等,调研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与工作人员共商高质量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向海而生、共护海水”调研团,走进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并利用专业知识对海水取样检测、数据分析,与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海洋生态监测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为海洋环境保护献计献策。“乡村文博 共富密码”实践调研团前往舟山10家省级乡村博物馆,在实践中用镜头和笔触记录海岛渔村的发展历史,寻访乡村振兴之路,并形成了《乡村有个博物馆》系列视频、VR场景红色资源创意展示等一系列成果。

“叶菜满舱”乡村振兴实践团进行船舱蔬菜培育

“向海而生、共护海水”调研团学习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仪的使用

“乡村文博 共富密码”实践调研团为乡村博物馆创作短视频

践行宗旨助民生。“以小我微光,点亮乡村星火”乡村调研实践团走进小碶村老党员和贫困户人员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并积极参与为环卫工人、保洁阿姨等基层工作者的“送清凉”活动。“共建美丽‘嘉’乡”实践团走进嘉兴海宁许村,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农忙,调研农业转型现状和农田发展新规划。信工学院资助对象家庭走访调研团成员前往余姚市五桂村,为实现“精准认定”“精准资助”“精准帮扶”,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走访慰问。“海山情缘、山海同行”藏区志愿服务队支教队走进青海省玉树州囊谦第二完全小学,通过“理论 实践”的融合教学方式,开展科学知识、应急救护和海洋知识等方面的科普,共同助力格桑原之花绚丽绽放。青少年自护教育——大学生文明新风实践团来到了舟山定海区田螺峙社区为小学生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主题教育活动,希望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安全成长的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银龄跨越数字鸿沟实践团在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沧海新村吴榭社区开展“娱乐软件教学及防范网络诈骗”的主题讲座,并给社区老人进行一对一的智能手机使用指导及防诈骗知识的讲解,使老人们对数智时代有更深的了解。

“海山情缘、山海同行”藏区志愿服务队支教队带领孩子们学习海洋生物

“以小我微光,点亮乡村星火”乡村调研实践团走访低保户

“共建美丽‘嘉’乡”实践团考察大棚种植情况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