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由俄罗斯联邦渔业局牵头,全俄渔业和海洋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与浙江海洋大学共同参与的中俄渔业合作视频会议在云端召开。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王健鑫、俄罗斯联邦渔业局副局长瓦西里·伊戈列维奇,全俄渔业和海洋学研究所副所长伊利亚·弗拉基米洛维奇,俄中合作中心主任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校长格列波·图里钦等出席会议。

严小军作题为《How to Develop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s to Promote Offshore Marine Farming》的主旨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渔业科技创新的“海大方案”,即一是打造全链条研发体系,构建从苗种选育、营养调控到病害防治的完整技术链,形成产学研闭环;二是建设国际协同网络,深化与意大利、挪威的联合研究,实现欧洲先进经验与东海实践的有机融合;三是力争标志性工程突破,重现大黄鱼野生资源“东海鱼仓”生态盛景,解决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攻克高海况作业技术瓶颈。严小军强调,浙江海洋大学希望依托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与俄方在渔业资源开发保护、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研发等领域加强深度耦合创新。

瓦西里·伊戈列维奇高度评价中国渔业发展成果。他表示,俄方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渔业领域的合作,携手推动渔业行业的新发展。
格列波·图里钦以两校十年合作历程为脉络,深情回顾了双方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方面的成果,期待开启“船舶工程 水产养殖”的跨界合作新时代。
伊利亚·弗拉基米洛维奇指出,双方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协作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愿共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积极携手申报相关科研项目,推动渔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会议还围绕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深远海养殖技术创新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学校国际处、国家工程中心等相关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