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浪花在东海写下诗行,当潮汐为星辰标注航向,一艘承载梦想的航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CCTV-17直播间破浪而来。6月23日下午,在“央视三农”《农科筑梦 开启未来》高招直播中,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博走进央视北京演播厅,在将近一小时的直播中聚焦招生政策、专业选择等热点问题,为全国考生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诚意十足的“云端”报考指南。

“我们比邻东海之滨,地处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深耕海洋科学、水产养殖、船舶修造等领域已逾六十余载。”李博以“一条鱼的振兴”为例,生动诠释浙江海洋大学的学科特色:从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到深远海养殖技术突破,再到水产品精深加工,一条鱼的产业链串联起育种、装备、加工全环节,打破“农科即养鱼”的刻板印象,展现现代海洋学科的科技含量与产业价值。
面对考生最关切的专业选择,李博如数家珍般亮出“海洋天团”——海洋科学专业作为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设有以创始人李星颉命名的“星颉实验班”,聚焦物理海洋、海洋生态碳循环等前沿领域,成为解锁深海的密钥;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誉为“蓝色粮仓的脊梁”,自1958年创办以来已形成覆盖水产苗种繁育到海洋牧场的全产业链培养体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聚焦高端海工装备、深海养殖设施、新能源船舶,锻造征服惊涛的“大国工匠”。
“选专业要读懂内涵,别被名字误导!”李博现场举例“物理海洋”与“海洋物理”虽仅顺序之差,实为截然不同的领域。此外,李博还重点推荐了融合海洋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智慧海洋技术专业,以及紧密对接地方重大工程和多学科交叉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集群。
直播间里,2025年招生计划和报考策略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浙江海洋大学2025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共4327名,较去年增加300名。李博建议,“高分段”考生可自由选择优势专业,“中分段”推荐理工农医类热门方向,“压线段”考生建议报考“冲一冲”航海类提前批、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
面对传统教学痛点,李博还详细介绍了浙海大的“鱼-船-港”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依托“浙海科1号”“浙渔科2号”两艘现代化科考船以及西轩渔业科技岛等“两船两岛四中心”实践平台,让学子们真正“下海登船”,练就过硬本领。同时李博特别提到,学校积极拥抱科技浪潮,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全面融入所有专业教学,赋能学子站在智慧海洋新时代的前沿。

李博还向考生们描绘了学校提供的广阔发展平台。他分享了海大学子勇夺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南极奖”、参与南极科考的励志故事,介绍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项目等多元国际交流机会。他透露学校毕业生整体深造率已突破30%,部分专业升学率高达80%以上,被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的比例高达45%左右。

谈及校园生活,李博笑称浙海大是“泡在海里的学校”。三面环海的主校区,学生可以在揽月湖里赛龙舟、看日出、做实验,海景宿舍、海景教室、海景食堂更是日常。
“如果你希望以海洋科学为帆,破浪万里海疆,浙江海洋大学就是你梦想起航的港口。”最后李博向全国考生发出诚挚邀约,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东海明珠”浙江海洋大学。
据悉,此次《农科筑梦 开启未来》高招融媒体行动,是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打造的重磅活动。活动汇聚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10余所国内顶尖涉农院校,通过权威政策解读、真实校园展示、前沿专业剖析及榜样力量引领,精准服务高考志愿填报“最后一公里”,引导优秀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海洋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据统计,本次高招宣传在“央视三农”全媒体矩阵平台进行直播,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快手、B站等全网推送,吸引了超500万人次观看。随着《农科筑梦 开启未来》系列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青年正将目光投向广袤海疆。这场跨越屏幕的“海誓山盟”,正召唤新时代弄潮儿共赴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