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下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肖放一行来校调研,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党组书记、厅长杨胜杰,副厅长张立军,舟山市副市长周国岭等领导陪同调研,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卢金树,学校党委委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王迎宾接待了肖放一行。此前,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校长武传宇已就相关工作向肖放局长做了汇报。

肖放对学校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她指出,浙江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理念切实推动了现代化美丽渔区建设和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了城市与渔村的和谐发展,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海洋经济发展样板。她强调,渔船安全生产、“蓝色粮仓”建设和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海洋渔业发展的三个重要战略方向,希望学校继续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做大做强“人工智能 渔业”,深耕智能化海洋装备、远程遥控潜降式网箱、海洋5G通信等优势技术领域,打造浙江乃至全国渔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战略阵地,让渔业智能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杨胜杰对学校扎根舟山、立足全省、服务全国的渔业发展办学思路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自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成立以来,与学校在共建共管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海洋经济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组建全省海洋渔业科技联盟,携手打造育种育苗、远洋装备、“人工智能 大黄鱼养殖”等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他希望农业农村部持续支持浙江海洋大学加快发展“人工智能 渔业”、推进升降式网箱等渔业装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区域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卢金树对肖放一行表示欢迎,并感谢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和舟山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他介绍了学校在推进海洋渔业良种化、智能化、信息化、装备化过程中围绕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他表示,浙江海洋大学始终坚持扎根海岛、聚焦东海,学校将持续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全力推进东海渔业资源从“修复”向“增效”转型,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共富共享的现代海洋渔业体系提供浙海大方案。

会前,肖放一行还参观考察了浙江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综合处、远洋渔业处,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办公室、海洋渔业处,舟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