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了《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2021-2025年进展报告》,系统展示了自2021年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启动以来,中国在推进相关行动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由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教授领衔的“Seafood Free”海洋十年项目在2025年度取得的三项成果,成功入选报告亮点部分,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海洋与渔业领域的科研实力。
在“公共产品亮点”板块,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大黄鱼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赫然在列。该系统为舟山近海大黄鱼海钓禁渔区的科学划定和地方性法规出台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推动了大黄鱼野生资源的恢复与管理。
在“科学研究亮点”板块中,项目组创新成果“一种基于耳石同位素的大黄鱼群体识别方法与装置”获重点展示。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种群识别的局限,为解析大黄鱼种群地理分布格局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在“海洋素养活动亮点”板块,学校连续举办的两次渔业生态系统工程研讨会与培训活动成功入选,展现了学校在推动海洋教育普及与能力建设方面的积极作为。
据悉,本次进展报告共收录了全国42家涉海科研机构的成果,涵盖9项公共产品、10项科学研究、7项评估报告以及32项海洋素养活动。学校此次入选的亮点成果数量位居地方涉海高校前列,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海洋与渔业领域的科研积累与社会影响力。

自2024年承担联合国海洋十年“Seafood Free”项目以来,浙江海洋大学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深化与海洋十年国家委员会及“FishScore2030”大科学计划的协同联动,持续提升在海洋十年中国行动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为全球海洋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