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微信 > 正文
20220520【微信】他是伊队!“伊”如既往护海大平安,“伊”寸丹心伴学子从军
发布日期:2022-05-31 作者:王一丹 编辑:王利明 来源: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字体: [大] [中] [小]

踏阳而来,携暮而歇

着一身军装

奔波于校园各地

一双清明的双眼

流露出他的友善与关怀

一个宽阔的背影

带来的是满满的安全感

图片

图片图片个人简介

图片图片

伊子民,男,蒙古族,本科学历,1964年12月出生,河北省承德市人,1982年10月参军入伍,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8月从部队转业至浙江海洋大学,任学校人民武装部、保卫处校园护卫队队长,六级职员。

图片

走进学校保卫处校园护卫队的办公室,伊子民的两个书柜非常醒目,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校园安保工作台账还有学校征兵工作材料,办公桌也被收拾得规整有序,这位有着二十余年兵龄的老同志还保持着军人内务整洁的好习惯。深入了解这位转业后在校园保卫工作上发挥余热的老兵,让人不禁敬佩他的担当和仁爱,他用工作中的点滴奉献诠释了一位军人、一位师者的责任和使命。

图片他的办公室是整个校园

连续几次的前采,记者都跑了空,好奇询问后得知伊子民不常在办公室的原因其实和他的工作特殊性有关。同一间办公室的方晓东说,他与伊队认识二十多年了,自2013年起就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即使如此他也不常在办公室见到伊队的身影,因为“伊队的办公室是整个校园”。

每天早晨6点钟到校,晚上8点钟离校,伊子民踏着朝阳来,披着落日去,二十余年如一日,从来都是“早到晚退”。他穿梭于校园的每个安保岗亭、每个角落,常年的户外工作下日光把他晒得黑黝,即使岁月在发丝上留下斑白的痕迹,但肤色却始终如一,加上硬挺的身板,让伊队显得格外精神有力。

护卫队共有85人,承担两个校区的安保工作。队内成员数量多、构成复杂,管理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伊队并没有打退堂鼓,“校园安全无小事、师生安全无小事”,这是伊队心里始终紧绷着的一根弦,这根弦促使他始终对学校的安保工作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为了带好这支队伍,伊队总结了一套办法:首先他以身作则,时刻为队员树立良好榜样,然后他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规范工作行为,最后他积极培养队员的集体意识,发挥团队的力量。如此管理之下,队员们都很认可他们的“老大哥”,校园护卫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成为了一支认真敬业、态度端正的队伍,顺利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安保工作。

平时,伊队最常处理的就是校园交通安全,“在外面有交警维持秩序,在校园里,我们就要担起这样的责任。”面对学生们因擦碰引起的矛盾,伊队要求自己公平公正、以理服人,事故两方在他的耐心调解下往往都和平解决问题。他还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带领队员们保障学校各类大型考试、活动的安全稳定。

图片

在疫情肆虐的高压下,如何最大效率地做好校园疫情防控成为摆在伊队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队长,他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带领队员们守好校门第一关。正式采访前,记者正好赶上伊队处理的一起“黄码事件”。从湖州返校学生,进校扫码时发现校园码异常,明明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却被挡在了校门外,无法进校的学生手足无措异常焦虑。伊队很快赶到岗亭安慰学生并第一时间联系了有关单位,多方调查后判定进校码异常属于系统问题。很快这位同学就顺利进校,他对伊队高效、贴心的服务表示感谢。这次“黄码事件”只是伊队在校园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的一个缩影。他认为,在国内疫情多点爆发的情况下,校园疫情防控管理无论如何也不能松懈,但随着疫情进入第三年,严谨的校园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不免让部分学生和队员产生抵触、怠慢的情绪,每当这种情况发生,对外,他耐心地向学生解释学校的防疫政策,减轻他们的负面情绪。对内,他坚持从严对待、公事公办,积极动员队员,将他们的懈怠意识扼杀在源头。

图片

图片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在海大,师生们对伊子民有个亲切的称呼“伊队”。谈及这个称呼的由来时,他笑着说,自己在2000年8月份从部队转业来到学校的保卫处(人民武装部)工作,担任校园护卫队的队长一职,平时和老师、同学接触的较多,所以大家就叫他“伊队”了。在学校工作的这二十余年里,与伊队打过交道的学生不计其数,他的亲切待人可谓有口皆碑。尽管伊队是位传统老派的六零后,但遇到新兴潮流的零零后沟通起来却是毫无障碍,不少学生与还他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是什么打破了年龄的壁垒?伊队说他有独门秘诀“三真法宝”。一是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要和学生以心换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二是要有“真心”,要尊重学生的诉求,踏踏实实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引导学生。三是要有“真情”,说到这个情字,伊队感触颇多,他说:“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可能您不知道,入伍那天夜里。凌晨汽车出发的那一刻,海大的战友都在车上望着车下的您,流下了热泪……”,“现在我基本适应了新单位的训练生活,正不断学习进步……”,“感谢您这段时间的帮助与照顾,您费心了,您放心,我们两个人互帮互助,为海大争光,不负您的期望!”伊队翻阅手机短信,翻出了一篇篇入伍学生发来的“家书”,他说:“每每看到这些,我觉得工作再辛苦都值得了,过年过节,这些孩子也会惦记我发来祝福,真的很暖心。”说到这,这位铮铮铁汉面露一丝柔情。

图片

伊队回忆道,2008年9月,学校的秋季征兵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和往年一样,这是伊队最忙的时节。这天,海科学院的李同学敲开了他的办公室,对他说:“老师,我想参军,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伊队仔细瞧着这位神情坚定的男生,却瞧出了他些许迷茫和不安,仔细询问下得知李同学对于当什么兵及去哪里当兵很困惑。伊队先充分肯定了他参军的决心,然后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你想去部队锻炼自己,那就到艰苦地区去,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点醒了李同学,那一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去了西藏。在部队中李同学严格要求自己,表现突出,于两年后西藏军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至今仍在部队服役。他没有辜负自己的梦想和伊队的殷切期待,逢年过节他都会为伊队送上祝福,在部队淬炼成钢的小伙子在短信里动情地对伊队说:“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几乎每一位从海大迈向军营的学生都感受过伊队如父亲般的关怀。他在学生体检前自费为大家买好早饭,在学生失落迷茫时做个性化入伍指导,在学生还未离校时用部队铁的纪律来要求学生言行,帮助他们提前适应部队生活。

图片他发挥老兵余热做好学生引路人

伊队说,在工作中他给自己三个角色定位:首先,是一名在高校工作的老师,他有责任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他不同于教学岗的老师,作为保卫处的一员,他要求自己做好安保服务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坚守底线、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要求。其次,他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兵龄的退役军人,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学校,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最后,他是一名父亲,他的孩子就如这些学生一般大,在与学生相处时,他很自然地就会站在家长的立场考虑问题,切身实地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排忧解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肩挑三个角色的重任,伊队始终怀揣真情意,这份真情意也贯穿了伊队的所有工作,也正是因为他对学生的这份真情意,才让“伊队”真正的名副其实。

作为学校征兵工作的负责人,伊子民告诉我们近五年来,海大已向部队输送了497个入伍士兵,征兵工作成果突出。2013年以来我校连续被评为省征兵先进单位,伊子民也多次被评为优秀装武干部和征兵先进个人。说起学校征兵工作取得的成绩,伊队洋溢着自豪的表情,“我们每年能完成定海区征兵任务数的1/3以上,五率及双合格率均达到百分之百。2019年我校党委书记严小军在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我校征兵工作经验。省军区领导提出'全国征兵看浙江,浙江征兵看海大',我们的学生国防观念强,爱国热情高涨,而且各项素质好,所以合格率高,退兵率低。”

图片

伊子民对参军入伍有着特殊的情怀,在家排行第四的他,两位兄长都是军人,他从小耳濡目染立志也要当一名铁骨铮铮的军人,“我们家的四兄弟都当兵了,这可不容易啊!我感到自豪和光荣。”

2000年转业后,伊子民想着如何能将这份荣光延续呢,于是转业时他选择了高校,他想一定能在学校发挥老兵余热,继续为国防事业传输新的力量。

二十余年的校园征兵工作,伊子民目送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进入部队,这些学生在部队中的优异表现给了伊队莫大的鼓励,更坚定了伊队做好学校征兵工作的初心。但是这期间,他也遇到过不少难题,每年有很多学生想入伍参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那些未能入伍的学生往往存在着情绪问题,伊队肯定他们入伍的决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寻找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图片

东科学院的徐同学就令伊队印象深刻,这女生十分向往军旅生活,对当兵非常执着,但在征兵第一年,由于体检不合格,与入伍机会擦肩而过,第二年由于名额稀少,再次未能如愿。伊队看到了她眼里的沮丧,主动找到她做思想工作,鼓励她不要放弃入伍梦想,并帮助她积极准备。最终,在第三次尝试后,徐同学成功入伍。在部队中,她表现优异,曾获优秀义务兵、年终考核优秀嘉奖、军事素质考核获中队第一名等荣誉并出版书籍。伊队说,青年学生的大学生活很丰富,如果能参军,那就是给自己的青春增添更加精彩的一笔。

伊子民把青春奉献给部队,这二十余年的军旅生涯坚定了他的政治方向,也增强了他的组织纪律性。在部队里,他逐渐培养起了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精神,来到海大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军人身份,时刻从严要求自己,优良的军人作风深深感染了许多周边人。

2022年4月,伊子民被聘予我校国防青年先锋连政治指导员。先锋连队员胡梦玲说,伊队对待工作要求严格、认真负责,在与同学们相处时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前几年在她赶往宁波参加兵检时,不幸因台风造成火车停运,伊队知晓后立即向上级汇报,从警备区为她争取了两天时间参加体检,正是因为伊队的争取,她才能有参军入伍的机会,这令她十分感动。先锋连连长单梦如说伊队平常工作很忙,但他仍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先锋连上国防教育课,他时刻牵挂先锋连里的同学,无愧于先锋连政治指导员的称号。

图片

今年的秋季征兵工作已经启动,伊子民借用2019年习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的回信来勉励想要入伍的同学,并希望海大学子能够积极响应祖国召唤,投笔从戎,在部队的磨砺中百炼成钢,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图片

一顶军帽,顶的是责任

一身戎装,穿的是庄严

一双军鞋,走的是神圣

一个军人,担的是使命

他用真心与热忱

责任与担当

守卫着海大的安全

筑起海大征兵路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