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指导员卢斌:星火相传,建设三门“共富示范区”
发布日期:2022-09-28 作者:叶祖豪 编辑:杨潇航 来源:鸥讯社
字体: [大] [中] [小]

根据省里统筹和学校实际,浙江海洋大学与三门县结成对子,落实结对帮扶相关工作已有17个年头。2008年,学校选派干部任三门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自2010年起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之后组成驻村工作组。先后帮扶原小雄镇、浦坝港镇、花桥镇及原小雄镇浦坝村、原小雄镇东湾村、浦坝港镇龙坑村和浦坝港镇渔家岙村等。

其中,上一任农村指导员龚丽贞老师,2002年进入浙江海洋学院工作,从事水产养殖专业教学。2010年3月,作为第六批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派驻三门,后兼任浦坝港镇渔家岙村省派村第一书记。此后十余年,她克服了语言关、饮食关等重重障碍,孜孜不倦投入农村指导工作,下养殖塘送技术,为全县近千名水产养殖户培训授课,提交了一篇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也获得省市县多个荣誉称号,逐渐成为当地水产养殖户的“移动智囊”。她的事迹被当地报纸、电视、浙江卫视等媒体广泛报道,2015获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提名,2019年被评为“省突出贡献农村工作指导员”,入选 2020年第三季度台州好人名单,被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用“把论文写在三门大地上”批示肯定她的先进事迹。

星火相传,一任接着一任。2021年8月,作为新一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卢斌从龚丽贞老师手中接过接力棒奔赴三门县浦坝港镇参与农村工作,继续为当地共同富裕事业贡献海大力量。

卢斌,江西赣州人,硕士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助理工程师,现任三门县浦坝港镇省派农村工作指导员。

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之前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见到过第一书记或农村指导员的相关报道,十分敬佩这类工作。我是从山区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农村培育了我,我也应该回馈农村。”2021年7月份,卢斌从学校群里得知了学校选拔省派第一书记和农村指导员的有关通知,之后向相关领导了解了具体事项,在发现自己满足报名条件后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加,最终通过了选拔。

2021年10月22日,浙江海洋大学召开了“省科技特派员、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座谈会”,全校省科技特派员、农村工作指导员参加会议。“大家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根据袁家军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原有成绩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大力量。”合作发展处殷文伟处长对与会教师提出期许。就这样,承载着学校的嘱托与期望,卢斌踏上了前往台州的路。


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落下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

渔家岙村位于三门县浦坝港镇东北方,为2018年三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新组建村,由原从岙村、原小渔西村组成。全村共计334户,1070人,党员26名,村内共有耕地1171亩,山林6645亩,养殖塘27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承包、滩涂出租,村民主要以养殖、种植及外出打工为主。同时,渔家岙村也是浙江海洋大学结对帮扶村。

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落下。来到渔家岙村后,卢斌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为更加深入了解村内扶贫状况,针对村内19户低收入农户(16户低保户和3户低保边缘户,其中8户因残致贫,7户因长病致贫,4户因年老、偶或单身)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每月至少走访慰问一次。他对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对每户的贫困发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及细致的分析,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了不同的帮扶措施。

积极落实扶贫资金。每年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列支15万元资金专项结对帮扶,明确其中13万元作为结对帮扶村项目专项直接支付。每年度扶贫资金都充分及时到位,助力扶贫工作开展和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在政府兜底保障和产业扶持下,所有低收入农户均实现了脱贫。

(上图为卢老师春节期间慰问低保户、儿童节时慰问困难儿童)


立足实际:为百姓干实事

网上对于渔家岙的描述是这样的:2018年以来,渔家岙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和谐农村、乡村旅游景区”的美丽乡村综合体建设总要求,以海风渔火为主要特色,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渔村综合体,并致力于建成渔业体验、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4A级示范景区,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海风渔火”项目,通过扮靓鲜甜底色、添增童玩趣味、植入诗歌元素,渔家岙村成为了具有鲜明IP的多彩渔村,也是中国第一个5G渔村。

但与此同时,卢斌在对渔家岙村进行一段时间的实地调研走访后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渔家岙三面环山,一面朝海,是一个相对偏僻的小渔村。虽然在台州参与农村工作仅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但他脚踏实地的走访每一户人家,积极联系村内干部并同他们针对村子的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自2018年起,浦坝港镇甚至三门县政府对于渔家岙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内环境焕然一新,村内部分房屋上装饰清新,富有童趣。同时,三门又紧扣5G时代脉搏,在渔家岙村率先将5G技术应用乡村发展,并采用“政、企、村、民”四方合作新模式开展改造提升,融入诗歌、童玩、5G、鲜甜四个主题,打造具有鲜明IP的多彩渔村。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地方。

在经过了长期的走访和调研之后,卢斌发现渔家岙的实际情况并不如网络所描述的那么理想。政府一系列的举措在起初的两年内确实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是在之后的时间里,村子的发展仿佛被按下了滞缓键,来村内游玩的游客十分少,只有零星的人会选择来到这里娱乐。因此很多村民开的民宿、饭店等店铺都处于停滞状态,没有游客成为了渔家岙村发展的一大难题。

同时,由于村子的发展停滞不前,大部分村民们选择外出务工,尤其是村里的青年人在学业有成之后几乎都选择了在外发展,几乎无人回村建设。

在发现这些问题后,卢斌积极同村干部沟通,为了谋得渔家岙更好的发展,他绞尽脑汁、四处奔走,想要为村子拉赞助却四处碰壁;为解决村集体的鱼塘归属问题,他一次又一次的在村民的家里往返,保证每一户村民的最大利益得以保存。

在得知村长的哥哥在渔业上有相当成就,甚至在国内都有一定知名度后,卢斌向村长要来了他哥哥的联系方式并主动联系。在经过多次的磋商之后,村长的哥哥终于决定考虑回到渔家岙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渔家岙的发展一定会按下加速键。

另外,卢斌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开展养殖培训和技术服务,为村民排解海水养殖的痛点难题。

发挥专业优势,成立帮扶联盟。2021年11月中旬,卢斌与海洋二所、万里学院的农村指导员,联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相关领导,共同成立了科技帮扶联盟,于三门县院士之家挂牌了《山海相连科技帮扶基地》,发挥几所院校的专业特长,为三门县海洋相关事业提供技术支持。2022年3月,该联盟通过三门县人社局推荐,向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请并通过了《三门县绿色健康水产养殖技术研讨和海洋蓝碳生态系统简介》省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计划于2022年9月份开展养殖培训活动。

(上图为卢老师实地走访小渔西,关心民生)


呵护童心:关心下一代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爱和呵护青少年的成长同样是在为国家的前途发展保驾护航。关爱青少年成长,成为每个家庭,学校,还有全社会的必然要求。青少年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承担着时代的重任,长者有能力也有动力去呵护和扶植青少年成为国家脊梁。

渔家岙村被连绵的山脉所阻隔,村里的孩子们在平时上学时需要经过至少二十分钟的车程,从村里到镇上需要经过一个宽度仅容一辆汽车通过的狭小隧道,这是村里通往镇上的唯一道路,除此之外只能翻山而行。因此,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始终是萦绕在卢斌的心头。

为此,卢斌积极对接学校,全力支持浙江海洋大学组织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2022年7月18日至2022年7月31日,立足于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特色,浙江海洋大学组织了一批由21名大学生组成“渔”你一起实践团队在浦坝港镇开展了为期2周的暑期支教活动,同时开设了渔家岙村中小学生暑期夏令营和浦坝港镇工业园区职工子女爱心托班,共帮扶了80余名中小学生。为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假,采用蓝色海洋课堂、金色国学课堂、红色思政课堂、绿色通识课堂“四色”课堂模式,让孩子们开拓眼界、知“新”共富。

“同学们住的还适应吗,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在大学生们支教期间,卢斌从大学生们落地浦坝港镇起便积极关心志愿者们的住宿情况。

同时,在平时上课期间,卢斌也会在为村民的事情奔波的同时,会抽出时间来到学校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他会仔细的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状态,在遇到闷闷不乐的孩子时会主动上前并蹲下来询问情况,在经过耐心的沟通和疏导后,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孩子们的脸上。

“谢谢您,卢老师,感谢您在支教期间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支教团的大学生在临行前对卢斌在支教期间提供的帮助表示无比感谢,同时,他们为卢斌老师甘愿投身农村、扎根基层的的精神所折服。

对此,卢斌这样回应:“不,我才应该感谢你们,你们愿意放弃暑假的时间来到这里支教,让这里的孩子们拥有了充实切愉快的暑期生活。”

(上图为卢老师主持此次支教开幕仪式、向支教团成员介绍学校概况)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