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姓名:张箫飏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A22电信2班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任职情况
A22电信2班班长
信息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副部长
文心飞桨AI协会社长
获奖情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泰隆之星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三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三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浙江海洋大学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浙江海洋大学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科研成果
2023-2024学年:主持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一项,参与新苗人才计划一项,发表EI会议论文一篇
2024-至今: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发明专利类)校级立项
社会实践
2022-2023学年:浙江海洋大学“渔音·育禾”公益支教实践团成员
2023-2024学年:浙江海洋大学“浙里乡慧”发展成就调研团成员,浙江海洋大学“稳社稷 绿薪传”发展成就调研团成员
行稳致远 踔厉奋发
大学伊始,当别人还处于迷茫状态时,张箫飏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考研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专业知识面广,软件硬件相结合,既要学好高数来推导计算,又要有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三年来,他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专注每一门课程。张箫飏认为,谦虚细心的学习态度是制胜的“法宝”。掌握新知识,关键在于平时课堂上的学习积累、融会贯通。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复杂的公式计算,就在课后投入时间和精力把这些难啃的骨头啃下来。即使是难学的科目,也可以通过不懈地坚持努力迎刃而解。正是这样认真踏实的态度,让他在连续两年的综测中都保持着专业第一的成绩,并且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等荣誉。
在保持学业良好稳定的基础上,他立足专业发展,面向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技术热点研究开始了在学科竞赛和课外创新活动的挑战旅程。进入大二,张箫飏开始带队参加各项竞赛,不断在两个校区之间穿梭,在专业课考试的准备与项目作品的制作中来回切换。白天他与队友不断讨论如何改进作品方案赶上进度,与指导老师开展线上会议汇报项目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深夜他还要复习多门专业课的内容,对课堂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虽然各类比赛活动和密集的课业考试让他应接不暇,每天争分夺秒地上演着“速度与激情”,但最终在他与队友的合理协作下,项目的作品材料顺利提交,他本人也以满意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考试。事后复盘,张箫飏回忆起提交竞赛材料前的紧张和复习备考时的焦虑,他感激当时自己的坚持。合理安排时间,冷静应对突发情况是成长路上必须学会的课题,他感谢在大学期间有这样的特殊经历能够让他积累经验并且吸取教训。智能汽车竞赛是他开始科研工作的起点,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他从最初的智能汽车小白成长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参赛队员。一次次熬夜调试、学习改进代码、训练模型的过程中,他磨炼了独立思考、细心耐心、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并获得了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分类中的知识储备。在李莉莉老师的指导下,由张箫飏作为课题负责人的项目在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中成功立项。此外,他还加入了海天智能物联网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工作,聚焦于低空经济背景下的无人机通信技术,实现高安全、低时延、抗干扰、高容量的要求,以适应城市环境中高大密集建筑物对无线信号大量的折射和反射形成多路径传播,实现在大城市环境下的覆盖优势。在陈宏铭教授的指导下他成功发表了一篇EI会议论文,并在SAE 2024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宣讲汇报。


不啻微茫 造炬成阳
进入大学,张箫飏便担任了A22电信2班的班长。他在日常生活中解决班级同学在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共同进步和双向成长。他鼓励同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竞赛,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学习进步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此外他还担任人工智能社团的社长,希望通过开展社团教学活动,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创新,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学习中来。他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总志愿时长超过400小时。张箫飏表示: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杭州亚运会召开前夕,他非常荣幸参与到杭州亚组委志愿者的工作,参加亚残运会的志愿培训。他还在寒暑假期间参加急救培训,曾经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社区空巢老人送餐,参加基层社区的消防检查等志愿工作。“在志愿服务中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通过做好点滴小事为人们送去温暖、带来便利,了解社会问题,正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拓宽视野的重要方式。”在一次次奉献与努力中,张箫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还被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

选择热爱 仰取俯拾
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乒乓球这项体育活动成为了张箫飏课业之余的调味剂。每周他都会准时参加校队的日常训练,训练成为了他释放学习压力、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谈及与乒乓球比赛与训练有关的时光,张箫飏的激动溢于言表,他回忆道:“在海大,能够有幸与徐芙蓉老师以及乒乓球队的学长学姐们并肩作战,共同参加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与各大高校的顶尖选手展开激烈角逐,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赛场上的每一次挥拍、每一次呐喊,都凝聚着我们团队的智慧与汗水,也见证了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份团结拼搏的精神,让我在海大找到了归属感,仿佛多了一个温暖的家。”

热爱选择 左右采获
张箫飏重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视其为连接理论与实际的坚实桥梁。在大一时,他积极参与支教团的公益活动,服务舟山岑港街道的留守儿童。在那里,他不仅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还通过科技创新和艺术素养提升课程,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这一系列公益课堂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二时,张箫飏将社会实践的焦点转向了乡村振兴。在梁弄横坎头村,他深入了解了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在舟山乡村,他关注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分析了乡村旅游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他对乡村振兴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锻炼了他的调研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成长是一个蜕变的过程,由幼稚到成熟,每蜕去一层躯壳,辛苦都在所难免。但所有的苦难,都在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彼时的少年会站在成长的尽头,回首过去,一路的崎岖早已繁花盛开。

辅导员寄语
张箫飏同学以其出众的学习能力和卓越的科研素养,展现出非凡的学术潜力。他胸怀远大志向,目标清晰,充分展现了海大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昂扬风貌。他以勤奋为舟、以拼搏为桨,在学海中劈波斩浪。严谨治学,深耕专业领域,不仅夯实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更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他连续两年综测专业第一,并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同时,作为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在多项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中屡创佳绩。生活中,他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曾担任杭州亚组委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他作为学生干部,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期待他能继续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与锐意进取的精神,在学业与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以更加丰硕的成果与更加卓越的姿态,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https://mp.weixin.qq.com/s/_1q380xM8YkpSlvcx577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