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高校老师,还是在校大学生,均是有文化的群体。既为文化人,则应做有文化的事,须有主动读书、学习的意识。《礼记》有言:“好学近乎智”。人在工作和家事之余,会有一定闲暇时间,若能将其充分利用,平日多读多思,既可使每天在充实、饱满中度过,又能辅助本职工作或个人学业,如曾国藩所说:“暇心游离于本业之外,又关系到事业兴衰。故暇心之寄要厚植根本,积功累行,方有枝繁叶茂、花团锦簇之来日”。身为高校老师,无论什么学科领域,均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积淀,更须有勤于读书探究的习惯,以不断吸取有益成分,提升自身功底、识见、修养,从而以学促教,以学养业,所谓“读十年书,养十年气”,亦所谓“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梁栋之材成;人有所养,则志气大而识见明,贤良之士出”。
爱读书固然是好事,但要看读的是什么书。有人喜欢广泛涉猎,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所不览,且乐此不疲,废寝忘食。对此,只能说爱好可佳,方法却实不足取。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但书籍浩瀚博杂,没必要把宝贵时间和精力荒废于诸多无益之书上。冯友兰先生认为读书要“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马一浮先生提出“读书之道,约有四门:通而不局,精而不杂,密而不烦,专而不固”,均谈到读书要“精”,要有所选择。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书目层出不穷,鱼龙混杂,是读大浪淘沙后沉淀下的精华、上千年才出一本的书,还是读那些批量生产、一年即出数千本的书,确值得注意,特别是在文化垃圾遍地皆是的今日。古云“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意为读书若不能让人获益,反而对人有损,倒不如不读。故着力点需有所侧重,只在受用中存心,不于无补处留意。
明代思想家吕坤《呻吟语》有言:“道理书尽读,事务书多读,文章书少读,闲杂书休读,邪妄书焚之可也”。此处的“道理书”,应指历代至圣先贤的经书典籍,尤其是儒释道三家经典。这些书多言近旨远,词约意丰,往往一两句话即让人茅塞顿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会越加发现圣贤之论精妙不凡,并使人每每产生“相见恨晚”之感。很多还包含了亘古不变的真理,只要人类存在,这些书就不会过期。这应该亦是其能够历经时代淘洗留传至今的原因。特别是释道两家经籍,蕴藏着包罗万象、深奥通达的超然智慧,使人终身汲取不尽,既有入世思想,又有出世哲学,而我们工作学习,可能就要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如同站在高处看世间,跳出圈子看圈内,可能看得更清楚,对有些事理解得更透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还会让人卸下抱负,轻装前行,既务实敬业,又不会为名位利权等外物所困扰牵累。对这些经典潜心研读以后,再看其他,则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拿此前所读所学与之对照,亦让人觉得很多不过尔尔,所谓“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多读此类经典,可让人思虑、出言、举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得以改进,亦所谓“读书能使人寡过,不独明理。此心日与道俱,邪念自不得乘之”;还会使人摆脱成见,渐趋至境,领略别样风光,如《德育启蒙》所言:“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见者小。若登高山,前见自了”。
有些东西可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暂时摆脱世俗困扰,像诗词歌赋、戏曲曲艺等,且部分很高雅,有情调,却往往使人沉醉过后,收获不多,如同自我麻醉后总有醒来的时候。圣贤书则不然,能够直指人心、洗涤灵魂,让人得益良多又回味无穷,不但治标,且可治本,不仅调理身心,还能改变身心,远非其他文化形式所能比拟。《礼记》有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文化固然要传承,但要分清主次,首先传承最有价值的部分。那些仅为文人墨客吟风弄月、伤春悲秋、言志抒怀的文字,或一味追求辞藻华丽、形式华美而内容空乏之作,充其量可供怡情、消遣,并不值得过多关注,更不可单为名利之心所驱,进行挖掘爬梳、繁琐考证、阐幽发微,所谓“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包括琴棋书画等,亦除陶冶情操以外别无大用,属“无之不为轻,有之不足重”一类,不必对其劳心费神,以免“枉将有限之光阴,徒为无益之闲戏”。对于经文典籍,也只按圣贤教导去做即可,无需过于把其当作专门学问对待,或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否则便致主次颠倒,逐末舍本,虽有探求之功,而无实受之益。
人的言谈举止由心而发。心为一身之主,百神之元,心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能够管好本身,战胜自我,就要降伏自心。很多圣贤之论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即能够对人的心灵产生影响。读圣贤书如同点亮了一盏心灯,会照亮人心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使人不觉中自我反思和约束,摒除坏心,护持正念,所谓“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人心”。现在不少人在追逐潮流的过程中,往往会沾染浮躁喧嚣的气息,停不下来也静不下来。圣贤言语,则有助于人们超越现实羁绊,摆脱世俗纷争,做到收心、安心、静心、养心。生活中的许多痛苦,也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困扰与愁闷,起于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念头,若不及时化解,越陷越深,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或致精神疾病。圣贤言语则如润心甘泉,除惑慧剑,会让人无形中涤尽内心郁结,斩断烦恼乱丝,堪为医治心灵的良方。且儒释道三家经典虽侧重不同,论述有别,但在守静、存养、自省、慎独、谨言、致诚等方面有诸多暗合之处,均有助于修养身心、提升人格和道德境界。“读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平时对先哲之论多读多思多悟,定能有所收获,自会“任从波浪翻天起,自有中流稳渡舟”。
当今社会,时移世变,对于往圣之说,要善于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不宜过于拘于陈意,否则便是食古不化,抱残守缺。有些传统典籍,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真伪相杂、精粗不一的情况,需进行过滤和辨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批判地继承。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的伪、粗,却是因自身年龄、经历、学识、境界等所限,暂时未理解透彻,尤其是那些言隐理奥之语,不太容易读懂。加之有人受世俗观念影响太深,习见如是,习闻如是,便视与之不符的言论为“旁门左道”;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使得部分圣贤思想与现今“格格不入”。所以有些我们认为的“异端”“歪理”,可能只是对其产生的一种偏见。不然,为何诸多前贤语录能够千载不绝,而时下不少新奇之论却只是昙花一现呢?对于经典著述,历代研究大家尚不能说尽其要义,现在有人却一看便笑而置之,皮毛未知即妄加否定,如此,实在太高估自身的水平,也太小瞧先哲的智慧了。《老子》有语:“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而对圣贤学说,需用心搜寻深义,理性分辨,慎重取舍,如熊十力先生所言:“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在此基础上,还要多做笔记,摘录下十分精妙或感觉特别受用的语句,多归纳、整理、记诵,并时常以之自勉自警,从而养善心,明事理,行正道,这比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似有些“博学之士”装一肚子下料杂货要好得多。
此外,学贵在勤,需珍惜时间,孜孜以求,不容少懈。朱熹《劝学文》有言:“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故而要不断自我督促和鞭策,“常有忧勤惕励之志,而无怠惰荒宁之时”,尽量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使此心不一时流于邪僻,此身不一日令之偷惰,让勤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日滔滔以自新,忘老之及己也”。对经典之论,还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王阳明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所以应让先哲教诲长存脑海,在生活中践履圣贤之道,不然,若“口诗书而心众人,身儒衣冠而行鄙夫”,读的是古人书,做的是俗人事,则读书对其来说就意义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