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当时——走进浙江海洋大学篮球队
发布日期:2018-11-30 作者:鸥讯社 汪呈蕾 顾佳男 贾晓祎 编辑:新闻中心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2018年11月2日至11日,浙江海洋大学男子篮球队赴宁波杭州湾新区参加2018年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甲组篮球比赛。这场规格最高的浙江省大学生篮球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省高校的37支队伍参加,竞争非常激烈。浙江海洋大学男篮队员在赛场上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夺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取得了学校篮球史上的突破。


对话球队背后的人

"这支球队正式成立于2017年下半年。"谈到这支年轻的队伍,主教练、学校体军部高若沉老师的眼角眉梢都洋溢着自豪之情。站在球场外,看着场上肆意奔跑的队员们,高若沉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作为各个高校最为普及的运动之一,浙海大的校园里也有不少篮球爱好者。"他们想参加篮球比赛,想为校争光,加之学校也有意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便有了自己的篮球队。"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想组建一支优秀的球队,实力强劲的球员不可或缺。然而,当被问到校篮球队选拔成员的标准时,高若沉只淡淡地说:"学打球,先学做人。"他解释道,篮球是一项对抗性运动,在比赛中激烈的身体碰撞必不可少,误判、错判也难以避免,而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确实如此。树讲枝叶为源,人讲礼仪为先。"我相信球品如人品,而篮球教学更重要的是发挥其育人的功能。"高若沉如是强调道。

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莱昂内尔·霍林斯曾说过,当你要组建一支球队时,你还要组建的是一个球队文化。于我校篮球队而言,这便意味着攻坚克难,从不退缩。高若沉向我们透露,在一场小组赛中,队员赵嘉男不慎崴脚,遗憾缺席八强赛。"虽然最后仍旧尊重了我的意见,但他一开始十分坚持,就算打封闭也还是想上场打球——这也足以证明我们是一支非常有拼劲的队伍。"谈及此,高若沉既是心疼,又是欣慰。

从一支组建不久的新军,到在大运会的比赛舞台上大放异彩,其中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不言而喻。据了解,篮球队在大运会前的最后一个月基本上遵循"一天三练"的原则,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虽然很辛苦,但还是有不少同学坚持下来了——我为他们感到自豪。"与此同时,为了增加年轻队员的实战经验,也为了提高球队的整体配合程度,高若沉根据去年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排名,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两场友谊赛。"我们的对手是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篮球队,比赛成绩一赢一输。"高若沉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赢了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输了也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吸收学习对方的过人之处。"

赢球的关键因素是科学的战术安排。针对不同的对手,运用不同的攻守方法——篮球的魅力之一就是学会随机应变。高若沉形象地举起了例子:"在与浙江传媒学院的比赛中,因为对方有三个大高个,所以我们打二三联防,与盯人相结合,以限制他们的高个球员。而对战温州医科大学时,鉴于他们所有的配合都以8号球员为核心,我们便有意干扰他,破坏他传球及投篮的节奏。"竞技体育正是如此——谁的特点发挥出来,谁就有可能取得胜利。


坚持,因为心中有梦

校篮球队创立不久,实战经验并不丰富,但在此次校外赛中,他们却一路过关斩将,击败各个强队,不断刷新着自身的记录,在浙海大的史册上书写着新的辉煌。谈及到此次比赛取得胜利的原因,男篮前队长郑广辉认为,这与学校的大力支持、教练的正确指导以及球员们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

篮球队的训练是不间断的,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训练都照常进行。今年的国庆长假,队员们也没有休息,甚至连中秋佳节,他们也是伴随着微咸的汗水,听着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共同在体育馆中度过的。

当这些训练的日常成为习惯,习惯之下可能会缺失新鲜感,可能会困惑着要不要坚持下去。被问到是否想过放弃时,刚进入篮球队的大一队员坦白道:“想过,无数次。”然而,尽管每次训练后都精疲力竭,但是看着队友们还在努力,自己便也选择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为了赢得胜利,大家牺牲再多也无所谓”——这是所有篮球队队员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E17机械班的周海航同学表示,球队的凝聚力以及彼此的信任才是他们最终获胜的关键性因素。在八进四对战温州医科大学的比赛中,正是因为队员之间默契的配合,他们将最简单的底线球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比赛最后关头的一投也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经典进球”。于此,浙海大篮球队成功晋级四强。

然而,荣誉加身,他们则显得非常谦虚。郑广辉说:“这次比赛的对手都很强。浙江工业大学球风鲜明,队伍的内线配合默契,外围控制和对篮板球的控制都很值得一提,尤其他们队员的投篮准确率也很高。我们要向他们好的方面学习、改进,那样才会取得更多的进步。”确实如此,初学者迈向高手之道,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作为新任队长的赵嘉男也回应道:“我觉得球员的身体素质、战术素养,还有替补队员篮板意识等不足还有待于我们加强。”但他同样也表达了对球员们球技不断进步的赞赏,而学校为篮球队员们准备的庆功宴也是对大家的一个鼓励。

每次比赛对体力的消耗都相当大,但在比赛结束之后,队员们不是马上去休息,而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再次自觉投入到下一场比赛的训练准备当中。俗语说,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这群心中有梦的年轻人就是这样毫无怨言地战斗着,前进着。

热血豪情 赤子无惧

据悉,校男篮的队员们多数在初高中之时便有过打篮球的经历,他们或多或少都参加过学校的篮球比赛,也逐渐地爱上了篮球这一运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更是积极加入学校校队,渴望能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可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校队之后,队员们平均每天都会有一到两次训练,但是由于他们都分属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家很难凑到一起,确定一个统一的训练时间。尽管如此,所有人依旧会尽量腾出时间来场地训练,因为这不仅是对于球技提高的需要,也是一种与队友培养默契的方式。大家由此关系也更加融洽,彼此之间的趣事更是道也道不尽。

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大,时间长,一不小心就会受伤,而这些在球场上意气风发的男孩子们似乎总不愿将伤痛说出来。有的队员们身上有伤,却仍旧默默地坚持训练,为了不影响团队的战斗力硬是咬牙硬挺打比赛。不仅如此,因为害怕教练和队友担心,甚至一直瞒着大家,自己强忍着伤痛坚持到最后。

天道酬勤,众志成城。篮球队员们的辛勤和汗水取得了收获,他们最终站在了大运会的领奖台上。“顽强拼搏、团结一心、不抛弃、不放弃”,这十四个字是在我们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语。

团结就是力量,篮球队队员们通过团队精神凝聚在一起。训练的日子,大家一起走过;失败的苦楚,大家一起承担;胜利的荣耀,大家一起分享。在篮球队这个大家庭里,他们把自己的热情挥洒在了篮球场上,放飞着自己的青春和理想。每一个进球、每一次助攻、每一个篮板球都与整个篮球队有关。虽然此次比赛,大一的新鲜“血液”并没有很多的上场机会,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时刻为上场而准备着,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是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些载梦前行的勇士们,在未来的日子中万事胜意,取得更好的成绩!


上一条:

风又起

下一条:

小城一隅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