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应对21世纪: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的逻辑起点
发布日期:2015-05-22 作者:骆小平 编辑:新闻中心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浙江海洋学院骆小平解读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

骆小平

(首届习近平海洋思想学术研讨会递交论文)

国家治理是未来人类发展进程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维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海洋国土在未来海洋世纪中的重大意义决定它在国家治理中的重大价值。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趋势,对海洋的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必然组成部分。很多国家已经走在这方面的前列。习近平的海洋战略思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具有一种立体视域

从习近平的海洋战略思想中可以看出一种立体视域:一是政治学视角。“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走依海富国与以海强国的发展道路,海洋战略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载体。二是国际关系学视角。建设海洋强国、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海洋战略的目标,海航与海洋贸易是国家开放与国际合作的承载区域,海洋外交体现全方位开放的国家交往模式,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管理学视角。“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习近平的海洋管理形态观是一个遵循从“海洋行政管理——海洋区域管理——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公共管理”的逻辑演绎、演变和传承的结果。四是社会学视角。海洋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场域。人海互动关系、人海和谐关系是国家治理的出发点和回归点。习近平的海洋战略思想是一种通过人作用于社会并促进社会的治理和发展的思想。五是生态学视角。“海洋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

二、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具有极强的发展逻辑

习近平的海洋战略思想是以如下的发展逻辑为起点的:一是把握了“全球化”的空间逻辑。从马克思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思想出发,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海洋经济全球化使得海洋成为跨国政治、经济、外交、文明交往的载体场域,成为一个人类的共同场域。二是立足了“现代化”的时代逻辑。随着海洋世纪、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马克思预见到的“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人们认识到海洋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治理必须重视海洋治理及其发展。甚至没有海洋的治理,就没有国家的治理。三是遵循了“和谐化”的生态逻辑。马克思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必须要以可持续的良性的“生态化”作为保障。海洋生态文明与人类社会和谐的文明状态具有同一性。海洋的污染具有全球性。

三、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具有科学的框架结构

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的框架结构由主体论、客体论、方法论组成:一是海洋战略主体论。习近平认为,全球化时代的海洋战略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意味着,其主体不应该局限于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还应该包括相关的智囊机构、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和广泛的人民群众。二是海洋战略客体论。习近平海洋战略的布局体系是立体的,它包括海洋政治战略、海洋经济战略、海洋文明战略、海洋军事战略、海洋社会战略、海洋生态战略、全球海洋治理战略等的全景化构建与深度性阐述。三是海洋战略方法论。习近平海洋战略涉及到广泛的议题和领域,其方法主要分为元方法,战略方法、战术方法和技术方法,即从哲学层面意识认同和理念的起点,到战略层面的国家治理理论、方针、政策的形成,再到战术层面上社会各领域促进海洋发展路线图,最后落实到实践层面的专业技术方法的应用等。

四、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现实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目标。在中国语境和当代现实下,将有助于我国将海洋战略与国家治理战略的紧密和科学的结合,将有利于正确认识、客观评价、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目标;二是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在当前世界潮流的裹挟下,有助于对当前我国海洋战略部署的思路和路径的科学探索,进一步“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三是有利于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在当前国际格局的态势中,将有助于从国际视角了解国家的海洋战略布局,积极应对并消除西方学界话语的误解,将有助于通过“全面实施海洋战略”,便于促成“开放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四是有利于拓展国家国际空间。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形势下,将有助于强化和深入理解我国海洋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意识、观念、理念和战略格局,将有利于应对国际上对于中国发展的“海洋威胁论”谬论,便于构建海洋的中国话语权。

五、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从21世纪人类发展的宏大角度看,习近平的海洋战略思想将影响21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一是辨识西方话语的陷阱。针对西方对中国发展行为误读的概念陷阱、逻辑陷阱、理论陷阱,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将在客观上产生辨别西方话语体系及其陷阱和构建我国特有的在新的国际态势中的“发展”话语体系的作用。二是驳斥“霸权国家本位”说。针对西方从霸权国家本位出发对中国海洋战略的曲解、误解和消解的状况,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将在对战略的传播和宣传上运用学界、政界、媒体界、外交界等多方面力量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回应。三是开启海洋中国话语权。中国是海洋大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一直在海洋事务方面缺少自主权。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强调了海洋中国的和平崛起,宣示了中国走向海洋世界的国际目标,开启了海洋中国的话语权。四是厚植国家治理理论实践。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及其指导下的中国海洋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补充、丰富、发展和创新。它对促进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巨大的价值。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开放思维、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实践思维、以创新发展为根本的远见思维体现了其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习近平海洋战略是理解世界海洋大国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基础上,探寻我国海洋战略与国家发展的历史渊源,并遵循国家治理和海洋发展的特性与规律的成果;既立足现实又凸显远见全局,把握住全球化与海洋时代的特征与趋势;既考虑到了参与全球海洋发展与治理,又凸显了中国特色海洋理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习近平海洋战略的设计、策划、执行需要整合社会多元主体,但同时各个议题与领域下,各个主体必须本着科学的理念,用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来保证战略的实现;同时,海洋战略对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目标、路径、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各有侧重,寻求差异发展,更要在“一带一路”共识和共通合作的目标和平台下实现。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