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视察我校二十周年,牢记总书记的“海大之问”,建设一流海洋大学,深入实施海洋科普工程、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和科学素养是每个海大人的责任。学校科技处、宣传部、科协于5月20日至5月31日举办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的浙江海洋大学科技活动周。
活动周期间,学校先后参与了舟山市科技活动周、舟山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小岛你好”科普集市活动;学校推出了系列特色活动获得省市科协等多家媒体关注,线上科普受到了公众欢迎,线下活动吸引了舟山市近千名中小学生及市民走进校园,共赴科技盛宴。
一、市校联动,打造海洋科普工作合力
5月20日,学校受邀参加在定海文化广场举办的2023年舟山市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浙江海洋大学师生和青年志愿者于主会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基础知识普及、海洋保护动物标本展、有奖海洋知识问答等互动活动,发放了宣传册和小礼品,现场科普氛围十分融洽和浓厚,生动地贯彻了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


5月30日晚,由舟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3年舟山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小岛你好”科普集市活动在杉杉普陀天地中心广场举行。浙江海洋大学获奖教师和集体上台领取了2023年舟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浙江省优秀科普基地、舟山市第三批科普基地相关证书和牌匾,学校科协工作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受邀参加了现场的科普集市活动。通过宣传展板、科普图册、实物模型等向市民宣传海洋环保知识,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蓝图,凝聚打造海洋科普工作合力。


二、全民参与,谱写浙海大科普新篇章
学校科技处、宣传部、科协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举办2023年浙江海洋大学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心策划了主题为“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的浙江海洋大学科技活动周,制作了大量宣传展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科普活动,并开放了相关科普场馆,活动精彩纷呈。
1.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科技活动周期间,学校积极发动和组织二级单位创新活动形式,举办了各具优势和特色的活动。邀请了兄弟院校的学者和行业专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讲座讲坛、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和学术研讨会十余场。组织科普专题活动两场。
主题讲座活动:5月20日,海工学院组织了高端智能装备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小华研究员做了题为“深远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需求”的学术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向先波教授做了题为“海洋机器人装备及其应用展望”的学术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周波教授做了题为“海洋领域典型工程装备开发研究”的学术报告。5月21日,海科学院举办了东海学术沙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梅兵教授做了题为“北冰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水酸化对海冰和风况变化的响应”的学术报告,河海大学禹凯副教授做了题为“Characterizing SST macroturbulence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 on scales 1 - 1000 km using VIIRS and model data”的学术报告。5月22日,水产学院举办了泛海讲堂,邀请宁波渔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何其茂、乐舜卿两位教授分别作了“浙江海洋渔业综述”“基于元宇宙概念的海洋渔文化”两场学术讲座。5月24日,马院组织了线上海马论坛,《湖南社会科学》主编吴纪宁研究员作了题为“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的专题讲座;信息学院举办了海天智能科技创新专题讲座,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贾庆伟院士做了题为“智能制造:内涵、核心技术与实践”的学术讲座。5月26日,国家工程中心组织了东海论渔学术论坛,邀请刘晓研究员带来题为“东海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以牡蛎为例”的学术报告。5月27日,船运学院举办了“智能航运与高素质船员培养”高峰论坛,来自全国从事智能航运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和青年学子齐聚舟山,分享交流智能航运学术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探讨智能航运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方向,共同谋划我国船员的高质量发展。5月30日,石化与环境学院邀请了浙江大学章春芳副教授作了题为“南海冷泉来源降解对石油烃污染物的修复效应及降解机制”的学术报告。5月31日,师范学院邀请天津师范大学周余姣副教授在线上做了题为“古籍与古籍之美”的学术讲座;外语学院邀请夏跃平研究员作了题为“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坚持‘立德树人’的育才目标”的专题报告。
主题讲座内容涵盖专业学术问题、学生学术素质的养成和科普知识等。精彩的报告和热烈的讨论让与师生们感受到科研的无穷魅力,活动受到了会专家和师生们的一致好评,科技活动周是学术思想碰撞与创新成果分享的科技盛宴。








科普主题活动:5月28日,船运学院和海工学院分别组织了“奇遇海洋梦,科普向蔚蓝”科普活动和“海上工匠养成记”——青少年海洋类机械创新知识科普教育团走进舟山市图书馆活动。船运学院的“奇遇海洋梦,科普向蔚蓝”科普活动,通过带领小朋友们畅听历史、航海体验、科普讲座、海洋折纸等多种形式,展示航海文化,弘扬航海家精神,普及海洋知识,体验海洋魅力,感受大海的美丽神秘。海工学院的“齿轮传动的科普”机械科普公益活动中,志愿者们由浅入深,给孩子们讲解了齿轮的定义、齿轮的历史和应用、齿轮传动等相关机械知识,指导孩子们独立完成齿轮模型拼装,科普了机械知识,增强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活动精彩纷呈,现场互动频繁,市民们反响热烈,受益匪浅。
2.场馆开放科普海洋知识
学校开放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内的5个科学场馆:海洋生物博物馆、渔船模型室、海洋渔具展示中心、船舶操纵模拟器和“浙海科1”“浙渔科2”科考船,并专门设置了市民开放日,为学校师生和市民朋友们展示了海洋生物标本、船舶模型、渔具及配件和船舶模拟操纵,安排参观者分批到科普场馆和科考船的驾驶室、实验室、机舱、科技人员及船员宿舍、甲板机械等场所和设施进行参观,并通过专人讲解,配合通俗易懂的文字与丰富多样的图片让大家近距离观察和感受了海洋魅力、了解海洋调查常识,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距离的同时,充分展示了浙江海洋大学的实力,提高了公众对海洋科学的认识,让更多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热爱海洋。




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热烈
5月30日,“回溯二十年 奋进新征程”科技创新座谈会暨浙江海洋大学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学校科技工作者之家举行。学校科协主席卢金树向全体科技工作者们送上了诚挚的节日祝福。科协委员、科技工作者代表们围绕“回溯二十年 奋进新征程”展开了主题座谈,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海大之问”,共同学习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的重要指示精神。卢金树主席勉励海大科技人“融入学术圈、融入社会面、融入创新链”,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论科技自强自立》重要著作精神,点亮精神火炬、点亮梦想与心光,加强“有情怀”“有价值”“有组织”的科研,用实际行动践行“海大新实践”,回答好总书记“海大之问”。会上还举行了浙江海洋大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科学家精神宣讲大赛颁奖。




本届“科技活动周”开展科技活动规模大、内容丰富、宣传广泛,深受广大师生和市民群众的欢迎。通过“科技活动周”的科技宣传,进一步宣传科普法规,普及海洋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自强自立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青少年热衷科学探索的兴趣,进一步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以创新和科普的双重动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
此次活动由科学技术处、学校科学技术协会与宣传部主办,二级学院(中心)承办,活动同时获得了团委、实验室建设与设备处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