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海洋报]记“全国优秀教师”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水柏年
发布日期:2014-11-27 作者: 编辑: 来源:中国海洋报
字体: [大] [中] [小]

网址链接:http://www.oceanol.com/redian/renwu/2014-11-27/38098.html

有一位老师,他宁愿承受家在宁波,工作在舟山这种两地奔波的生活状态25年,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他是浙江海洋学院资源与环境系的主任水柏年教授,但学生却更愿意叫他水伯伯。是什么让他心甘情愿扎根海岛25年?又是怎样的品德让他获得了全校师生的“点赞”?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舟山长峙岛的浙江海洋学院,了解这位刚刚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水柏年教授。

热衷海洋教育

“请放心,我会留下来”

  初见水柏年教授,他面相和善,眼睛很有神,像是可以说话。接过水柏年的名片,名片上浙江海洋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生态学会理事等头衔众多,“其实我就是个老师”,在他看来,一声“水老师”、一句“水伯伯”才最动听,虽然已经听了25年。 

  水柏年出生在浙江金华。1990年,水柏年在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毕业,“我想找一份和水产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回报家乡就更最好了”。经老师推荐,他从青岛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来到杭州,又从杭州坐了10几个小时的汽车来到了舟山的浙江水产学院(现改名为浙江海洋学院)。那时候,学校周边荒芜一片,什么都没有,偏僻的让水柏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工作的地方。但他转念一想,这样也好,可以专心 

  教书,专心科研。他决定留下来。 

  1991年,学校把水柏年安排到浙江海洋学院宁波分院教书。这一年,他在宁波娶了媳妇,安了家。 

  可是世事难料,浙江海洋学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稳定局面。宁波分院被划给了宁波大学,水柏年又回到了舟山工作。遭遇同样境况的不止水柏年一个人,但其他人都选择不回舟山。水柏年的妻子也劝过他,别教书了,和她一起经营生意。思索再三,水柏年还是决定留在海岛上教书,选择宁波、舟山两地奔波的生活。 

  1993年,水柏年考上了母校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浙江海洋学院的领导急了,这几年学校的不稳定导致很多老师离职,水柏年考上了研究生还会回来吗?院长亲自找他谈话,劝他留下。水柏年说,我从来没想过要离开咱们学校,我喜欢当老师,我读研是为了更好的回来教学生,如果要走,我当年就不会放弃北方科研院所的工作机会,大老远跑到这里来。“请放心,我一定会留下来。”水柏年说得坚定恳切。1995年,水柏年所在的海洋渔业系,10几个老师有5个选择了离开。但研究生毕业的水柏年说话算话,坚决回到学校教书。 

  “教育是美丽的事业,教师是从事美丽事业的辛勤园丁。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满足。”后来,水柏年在母校又读了博士,但他仍旧回到他教书的海岛,一待就是25年。 

  从本科到博士,他对海洋专业的热爱初心不改,他说:“我就是喜欢大海,喜欢我的专业,在舟山这座海岛上,我不仅能教书育人,还能更好地做好研究。” 

育人重于教书

“传统美德永不会落伍”

  在水柏年心里,育人重于教书。他说中小学期间,老师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在大学期间是人品不断健全完善的重要时期,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教了这么多届学生,每一届的学生思想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我得知道现在的学生都在想什么,才能避免和他们产生代沟。”水柏年笑称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他还时常关注学生们的喜好:“最近又迷上了什么剧了?学生的偶像是谁?爱打篮球还是爱踢足球?……”水柏年说,学生个性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但不管如何发展,他的目的都是要让学生知道诚实、守信、团结、有爱等美德永远不会落伍。 

  谦和可亲的性格,让不少学生都愿意找他谈心,时间久了,学生们开始叫他“水伯伯”。每到迎新时,他都会坚持在接新生现场,一方面从与新生家长接触和沟通中,了解掌握新生的家庭背景及新生的个性特点等第一手宝贵资料。另一方面及时解答新生家长的疑虑问题,让家长放心。 

  “很多学生脆弱、敏感,甚至有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抑郁症、自闭症。这样的学生,我们会特别关注。”水柏年说,25年的教师生涯让他对一些自闭的学生很“敏感”。“沟通是最好的办法,我会尽量多找学生聊天,像朋友那样,取得他的信任以了解症结所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此外,水柏年会让班长或者信 

  得过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进对其多家帮助。 

  对于经济困难学生,水柏年也很关注。“经济困难有时候也会成为学生自闭、不自信的原因。”说百年对此采用寓“教”于“帮”的方法。2003级有个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水柏年了解情况后,经常和他谈心,鼓励他自强不息,同时出资几万元资助这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如今,该学生在广州已成为身价几千万的企业家,经常回来母校看望他,并有意向在母校设立百万元的师生创业基金、困难生资助基金,以回报母校,回报恩师。 

  “我出生农村,我能理解困难学生的不容易。”2005年10月,他得知A05资环班当时有30%左右的家庭困难学生。他当即拿出2000元在班中倡导设立了资环基金(“ZH基金”);今年3月,A13资环班也面临困难生多问题,他又赞助了3000元给该班,在他倡导下该班也设立了“ZH基金”。水柏年说,这项基金既成了困难同学的‘及时雨’,又培养了学生诚信、感恩和助人为乐的美德。 

注重科研服务社会

“以科研项目促进人才培养”

  “二十多年来,我也摸索出了教学的一些新方法。”水柏年除了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探索开发了生物类课程的“直观性”、“客观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创建了“生物标本+声+像+文+板书”的新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高效,上课成为了一种“享受”。 

  在实践教学中,水柏年也有创新。他拓展与深化专业教学与实习 

  基地的“双赢合作模式”,摸索并创建了在实习基地实习、科研、生产、毕业论文和就业的“一条龙”模式。他的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资环专业一年一度的实习经验交流大会已经连续召开8年。“这能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与认知专业实习,吸取学长成功的经验,分享心得体会。”水柏年介绍,2007年来,资环业连续8届毕业生毕业率与获得学位率均保持在近100%,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在社会上发展势头良好。 

  “学生在象牙塔里不行,老师光坐办公室也不行,我们必须‘接地气’。”除了在教学中勇担重任,不断创新,水柏年还长期担任国家环保部和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环评专家库专家、舟山市“五水共治”指导专家,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达25项。2011-2014年,他被派遣到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任科技特派员,发挥自已专业优势与特长,为乡镇创业创新出谋划策,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养殖户们的热情欢迎和一致好评,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做好老师的同时,我还想尽可能服务社会,更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水柏年非常重视以科研项目促进人才培养。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他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完成2项新苗计划和10项校级项目的申报、开展与结题。2012年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省级新苗计划1项,担任2项省级和近10项校级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获得多项奖励,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2篇。 

  水柏年不仅自己积极投身于海洋生态调查、治理与修复研究及实践,他还经常带着学生一起。今年,作为温州苍南沿浦湾省级红树林 

  海洋公园调查和建设方案的技术指导专家,水柏年以过硬的专业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专门做了PPT,带着学生来到当地渔村,向当地村干部、渔民代表、养殖户代表讲解建设红树林海洋海洋公园对他们的好处和意义,让本来持有反对态度的村民们变的支持该项目的进行。“科技成果放在橱柜里就没有意义了,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服务地方才有价值。”水柏年说,带着学生去基层一线做研究、做调查,对人才培养很有作用。 

  25年的辛勤耕耘,全心付出,让水柏年获得了学校、师生以及社会的肯定。他2006年被全校学生评为校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2013年被评为“浙江海洋学院第一届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浙江海洋学院第一届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