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址链接:http://www.zjjyb.cn/jyb/gjjw/6926.html
接近盛夏,一年一度的我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又将拉开帷幕。根据相关通知和文件精神,今年暑期实践活动主题是“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和“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等。7月初,随着暑期的来临,我省大学生们又将出发了。
深入乡村“五水共治”
2014年,温州医科大学里,拥有浙南水科学研究院、水环境分析与健康评估研究院的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师生们正准备开展“绿色微力量,环保我先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他们申报了5个关于水环境保护的校级学生科研项目,由水环境研究专家和大批热衷于水环境治理的学生组建团队。
这项为期7天的“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现场检测河水的质量,与环保单位合作,设点宣传“五水共治”知识,治理两条垃圾河等。团队指导老师丁娜妮说:“一开始,我们的定位比较高,希望开展比较高端的科学研究,随后发现,这个想法和实际是脱节的,调整后,我们决定脚踏实地,从当地需要出发,开展实践活动。”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点面结合,组建了60多支实践小分队。仅“五水共治”宣讲实践服务团里,就有科学节水进社区、水保宣传进百村、赴千岛湖“五水共治之抓节水”、赴温州“携民间力量,净生命源泉”、赴台州“小鱼治水,助力台水”等16支实践团,学生们还将深入宁波、绍兴、丽水、衢州、淳安等地调研。
暑假前,衢州学院“助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实践团将针对衢州市立项整治的黑臭河段进行实地走访、观测、取样等活动。浙江海洋学院则确定了舟山群岛新区水源水质调研团、“从鱼没了说开去”—舟山群岛新区“亲渔”实践团等76支立项团队。
活动内容丰富
在今年的实践活动立项里,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有对我国传统文化展开调研的,有对社会和民生进行关注的,有关心新出台的政策的,还有在社区开展各项科普、文艺活动的。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非遗文化探寻与宣传实践团”活动也很有意义,有赴乌镇的“回眸皮影,隔纸叙情”活动、赴绍兴的“寻根白马湖文化”活动、赴我省各地的“保护传统与传承传统艺术”行动、赴华东地区的“脚尖上的文化,踏足文化之源”之行,和“探寻舟山贝雕发展之路”、“传统浙文化探访”等。
此外,在“体察民生,关注社会”主题活动里,该校学生还将进行在校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等科技创新类课题调研、“关于单独二胎”政策调研等。而走进新农村实践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
同时,浙江海洋学院的“探化工行业现状,寻新区发展之路”调研团、“心心相悦,手手相牵”舟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践团、艺术团进社区“美丽浙江”实践团、舟山市新华书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实践团、“情系流动儿童,共筑七彩人生”—“教育关爱”服务团等也各具特色,让大学生们跃跃欲试,为之兴奋。
学生纷纷发挥特长,为实践活动添砖加瓦,服务群众,走进生活,将视线投到更广阔的校外环境。
精心准备 师生共建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今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为“实践激扬青春梦 奋斗成就中国梦”,学生经过答辩等程序,初步确立了政策宣讲、红色寻访、交通运输、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文化保护等课题,答辩中,各个团队以PPT、演讲、选题原因、目的、流程、人员、安全预案、可行性分析、创新点及经费预算等向在场师生热情展示活动特色及团队优势。
现场评委老师针对讲解中出现的问题,分别从选题视角、策划结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等各方面提出中肯的建议,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策划的不足之处,明确了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经过两轮评选,最终确立了8支重点团队和11支团队。
温医大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的活动精心选择了预防医学、环境科学和应用心理学3个专业的学生,据了解,这是因为,环保离不开预防医学,环境科学的学生能在各项测量技术上发挥特长,而应用心理学的学生能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沟通。在学生组建上,教师们也有意选择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比如,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能用艺术表演的形式将水治理知识形象生动地带入村民家。沟通能力强的、技术水平扎实的、熟悉当地语言的学生等都能优先考虑入选团队。
相比往年,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他们非常注重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学生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主动联系媒体。这些学生说,他们是团队里专门负责媒体联络和宣传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小罗说,她所在的团队已经完成策划,正激动地期盼出发时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