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舟山日报头版]浙海院建造专业性渔业资源调查船
发布日期:2015-12-12 作者: 编辑: 来源:舟山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网址链接:http://epaper.zhoushan.cn/zsrb/20151212/index.htm

 


   本报讯  探测鱼类生存环境、评估渔业资源、用科学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12月8日,浙江海洋学院第二艘综合科考船“浙渔科2”号正式开工建设。该船是全省第一艘专业性渔业资源调查船,具备近海渔业资源调查与监测、渔场地质勘探、鱼类生存环境调查等功能。
   2013年,浙江海洋学院打造了全省第一艘综合海洋调查船“浙海科1”,该船主要以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为主要调查对象。此次打造的“浙渔科2”号,主攻渔业资源调查,专业性更强。“近年来,东海渔业资源日渐衰退,我们打造这艘科考船的目的,是为增殖放流、人工鱼礁投放、人工海洋牧场建造提供科学分析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浙海院船舶管理中心主任罗殿军说。
   以往,科研人员使用的都是小型调查船或租用渔船。那些船只航行范围小、时间短,一次性可搭载的人数也少,生活补给和后勤保障跟不上,无法满足科研需求。
   浙海院是国内唯一一家承担农业部渔业资源调查船建设任务的高校,“浙渔科2”号可容纳33人,续航能力4500海里,能保证连续作业30天,航行范围可覆盖国内四大海区。“届时,科研人员可以自主制定以科研为目的的航线,而且船上将配备实验室和专业冷库,安装专业海上调查仪器,渔业资源综合调查能力将显著提升。 ”罗殿军说,“该船将引入科学鱼探仪,不需要把鱼捕捞上来,通过声波探测,就可评估、量化整个海域渔业资源。 ”为便于研究海底地形、地质、沉积物、生态变化等,该船还将安装多波速测深系统和浅地层剖面仪等先进设备。
   一般船舶采用柴油机驱动或柴油机发电、电力驱动螺旋桨,“浙渔科2”号将柴油机、电机并车推进。“采用柴电混合动力的好处是在特殊调查工况或低航速工况下,船舶可通过电力推进。在要求航速快时,并车推进航速可以达到13节以上。 ”罗殿军告诉记者,船上使用的一些先进设备,如科学鱼探仪,要求航速不能太快,采用柴电混合动力,既能保障船舶正常航行,又能满足科研需求,并节能降耗。
   该船由舟山市和泰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承建,预计明年11月交付使用。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