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先导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在目前面临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发展能力不强、发展水平不高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时,就要反思其发展的思路和路径问题。反思的结果是,在完成国家赋予的战略目标和区域发展战略任务的过程中,要站在一个实施国家海洋战略路径的高度,首先打好“海陆统筹”这一仗。应该在“海陆统筹”上首先琢磨起来和政策上先行先试起来。
一、“海陆统筹”对于“群岛新区”跨越式发展有战略意义
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海洋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和发挥。这是形成解决“海陆整合”和“海陆联动”发展问题的方法。从这一大趋势看,“海陆统筹”对于“群岛新区”建设来说,具有如下重要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离岸枢纽港的作用
与其他海港不同,“新区”的港口具有广阔海洋腹地的既离岸又纯粹的“海港”。而我国其他的海港基本上都是陆海港,甚至很多还是“江港”,如上海港等等。作为离岸港,“新区”的港口具有很强的枢纽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海陆统筹”的思路和机制,它可以将陆地腹地和海洋腹地联系起来,并与内部的一些港口分工和分化,然后再进行结合和整合,形成我国南北海岸线上的“海港”、长江东西线上的“江港”相协调和协作的机制,充分发挥离岸枢纽港的作用。
(二)有利于统筹海洋新能源的开发
“新区”除了拥有区位、港口比较优势之外,还拥有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等海洋新能源资源,且储量丰富和无限,开发价值大。对于一个能源需求量猛增而供应量稀缺却类型转型的状态,用“海陆统筹”的思路来开发海洋能源能够为海陆产业的联络和联动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能源保证和保障。
(三)有利于优化海洋产业链的完善
目前“新区”海陆产业的联动还存在发展程度不够高、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而“海陆统筹”就是不仅要把一些陆域的产业链延伸到海岛上,而且要把海洋产业链深入到陆地中。这将给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重要机遇。它要求把肢解得分散的小市场统一起来,结成一个“海陆联动”的大市场,以实现规模经济等综合效益,从而使得产业的产业链 (供应链、价值链)得到相应的优化。
(四)有利于再提升“新区”的战略地位
在浙江传统经济社会发展中,在重陆轻海的思维定势影响下,特别是在舟山人口规模小、GDP总量小等因素的影响下,“新区”的地位一直处在浙江边缘。“有为才能有位”。新区需要借国家重视“群岛新区”的建设态势,通过践行“海陆统筹”战略,凭借“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变“边缘”为“中心”,为全国探索一个“陆海统筹”的发展新路径提供借鉴。由此将进一步提升“新区”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的地位。
二、“海陆统筹”对于“群岛新区”跨越式发展有策略作用
与战略意义强调的是全局性、长远性和预见性不同,策略作用注重的一般是眼前利益、经济利益和现实利益。“新区”将通过对“岛屿”和“群岛”的个别和综合的开发,一方面是在回应国家“海陆统筹”战略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满足“新区”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概括起来,其重要的策略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直接吸引投资、人才和科技
一个地方的发展取决于资本、资源和人口(包含人员和人才)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群岛新区”目前并不缺海洋资源,缺的是将海洋资源变成具有吸引力的资本。而长三角和沿长江区域则是资本的富集区。其中,资本是特别趋利的:只要有好的获利机会,资本就会迅速地聚集于某地然后去追逐机会。在利益的诱导下,通过“群岛开发”的形式,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群岛新区”就会形成一个资金高地、人才高地和科技高地。而资金、人才和科技又是一个地方是否可以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有利于创新“新区”综合开发的模式
过去我们一谈到海岛开发往往会首先想到“项目引进”。其实,应该引进的是一个整体的城市或港口。它要求,通过“群岛开发”的平台,在“海陆统筹”战略思维的指引下,并与沿江沿海的城市或港口联姻,既创造“一岛两制”的方式——不仅要纳入“新区”的整体规划,又要形成一个充分考虑联合开发的内陆省市的特别和特殊的需求——还超越过去项目管理的范畴,探索一个类似国内租岛的形式,既让渡于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管理权,又形成一个“一岛一市”的“海陆统筹”的综合开发海岛的模式。
(三)有利于扩大“新区”的聚焦效应
“群岛新区”纳入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3年。随着“新区”功能的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完善,其关注效应和政策效应也在越来越淡化和褪色。在政策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通过“群岛开发”的“新区”建设及其平台,“群岛新区”的新闻效应、政策效应会再次聚焦起来。为此,要坚持借势(国家建设和发展“海洋强国”之势)、借力(长三角及沿江城市和港口之力)和借岛(“新区”是出借方)的态势,要学会“借鸡生蛋”和“借船”的能力,从而为“新区”在国家“海陆统筹战略”中的地位进行卡位。
(四)有利于增加“新区”的就业机会
浙江省的“两富社会”为“群岛新区”的发展指明了当前的目标和标准及其路径。而要达到“两富”目标,则必须增调和调整就业机会,并随即形成特别的机制,从而使得整体GDP和人均GDP及其综合国力迅速崛起,让每一个“新区公民”口袋里的票子越来越多,进而让每一个“新区公民”的精神面貌会越来越好,特别是他们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强。
(五)有利于增加“新区”的资源价值
随着研发和开发的逐渐展开,随着产业、人才和机会的聚集,又有全国好空气和长三角“后花园”的定位,“群岛新区”的几乎一切资源的价值都会急剧上升,且上升的速度和程度会越来越快。这在增加研发和开发成本的同时也给“新区人”带来了很多甚至是从目前态势看越来越多的利润和利益,如房产价格还会有一定上升的空间、人们的收入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人们的自我感觉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