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蓝新闻 | 舟山高校牵头攻坚“东海渔业资源一体化修复与海洋牧场构建技术”
发布日期:2024-04-19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由浙江海洋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专项“东海渔业资源一体化修复与海洋牧场构建技术”项目在舟山启动。这是浙江省“十四五”时期承担的第一个农业领域部省联动项目。

东海是我国重要的渔业水域,却长期受过度捕捞和生境破碎化影响。近30年来,我国在东海重要渔业种群“三场一通道”识别、增殖苗种培育、增殖关键技术研发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通过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等手段初步遏制了东海渔业资源衰退趋势。“总体来看,整体修复效果未达预期。”相关专家指出,开展技术集成与创新,实现“陆海联动、江海融通”的渔业资源一体化修复,成为学术界集中攻坚的重点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东海渔业资源一体化修复与海洋牧场构建技术”项目由浙海大党委书记严小军研究员牵头,联合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浙江同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等10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申报,集结了我国渔业资源修复和海洋牧场构建技术研究的优势力量,形成了产学研用联合攻关体。

该项目将主要聚焦长江口及毗连海域典型物种“三场一通道”研究,解析海洋锋面等物理因素、饵料生物因素与产卵—索饵—越冬的关联机制;研究关键渔业资源生产过程的生态调控机制,解析渔场动态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结构特征;围绕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9个资源物种,研究其行为特征及其诱导方式,开发提高增殖放流存活率的野化驯化技术;研发与资源物种生活史周期相匹配的新型栖息地营造技术;集成海洋牧场生态灾害预测预警技术,建立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打造海洋牧场生态和生产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最终实现东海渔业资源与环境一体化修复,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严小军表示,课题组集结了国内优势研究力量,将努力攻克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共同培育凝练标志性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海洋牧场科技原创驱动,引领我国乃至世界海洋牧场发展潮流,为中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浙江方案,为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科研力量。

(相关链接:http://wap.cztv.com/news/2237763.html#ocr)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