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浙江海洋大学“乡村文博”实践调研团深入舟山市定海区双桥街道木偶戏展陈馆等多个乡村博物馆,创作英语讲解短视频,以国际传播方式向世界展现当地独特的海岛乡村文化魅力。
过去两年,调研团创作的“乡村有个博物馆”系列视频在学习强国、央视频、潮新闻等平台上累计收获了超过80万的浏览量,不仅提升了乡村博物馆的知名度,还有效带动了乡村博物馆的客流量提升。今年,调研团首次引入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团队,共同助力乡村博物馆文化的国际传播。
触发这一全新尝试的契机,源于去年调研时的一次偶然相遇。“上次在进行实地调研时,我们碰到一些外国人,他们也想了解一下馆内的相关内容。但多数场馆主要是中文介绍,外文内容很少。”浙江海洋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学生陈素娴回忆,“我们也想帮助更多外国人了解到乡村博物馆的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团队尤其注重文化内涵的准确传递。例如,对于布袋木偶戏这一中国民间艺术瑰宝,调研团精心保留了“指尖上的守望”“指尖情”等富有诗意的意象化表达,力求让外国观众不仅能了解展品,更能理解其承载的文化基因,引发情感共鸣。
“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学以致用。”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陶军海强调,“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言是文化桥梁’的深意,走出课堂,将舟山的本土故事与文化精准翻译成英文,助力文化‘走出去’,服务社会。”
定海双桥木偶戏展陈馆管理员陈鲁也对调研团的这一创新尝试表示了赞赏:“这一举措可以帮助各国的人民知道我们中国的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有意义。”
未来,浙江海洋大学“乡村文博”实践团将继续深耕舟山乡村博物馆的国际化传播领域,为这些博物馆量身打造核心故事库,深入挖掘并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使这些乡村博物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海洋文化和乡土风情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相关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5-07/24/content_2b42Ed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