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0日上午,一声声汽笛声中,浙渔科2号科学考察船载着浙江海洋大学联合科考队从舟山出发,赴长江口外海开展“海洋锋面与渔业资源调查”。本次科学考察,是浙江海洋大学自主设立的科考项目,旨在观测和收集长江口重要点位的海洋物理、化学、生物指标,培养和锻炼海洋科学考察人才队伍。

海洋科学和渔业资源是浙江海洋大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长期聚焦方向。浙江海洋大学在进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后,建设好以海洋科学为核心的高峰学科群,形成全面并且专业的海洋科学人才梯队,以海洋科学综合调查为牵引凝聚多学科研究综合发展成为一条必由之路。为此,学校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安排2-3个航次,开展东海关键区域的海洋科学考察,积累相关数据和样本,面向全校师生共享研究。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学校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及渔业资源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年轻科学人才的培养。

据悉,该项目将针对长江口及东海海区的关键科学问题,围绕固定断面开展连续长期观察,并搭载多学科调查团队开展综合性海上实验。航次站位以 31°N 和 30°N 为主要断面,间隔 0.5 度布设站位,自舟山岱衢洋区域起,向东延伸至 125°E至 126°E,最东侧站位将由航次现场首席依据天气、海况和船舶状况做最终决定(不超过 126°E)。航线布置成矩形,覆盖自长江口附近舟山海域至东海陆架边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