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海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率调研组赴浙江海洋大学考察调研 聚焦教育数字化 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日期:2025-10-26 作者:苏凯 编辑:沈家迪 来源:办公室
字体: [大] [中] [小]

10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率全国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主题在浙江开展调研期间,专程赴浙江海洋大学实地考察。调研组重点调研学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深入了解其在海洋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创新实践。省政协副主席陈擎苍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抵达浙江海洋大学后,前往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海洋新质生产力展示馆进行实地考察。近年来,浙江海洋大学紧扣“向海图强”使命,前瞻布局海洋新质生产力赛道,构建了“科技突破+产业升级+数字赋能”的创新体系。学校以数字化平台整合科研资源,推动有组织科研,实现仪器设备与数据资源高效共享。在深远海养殖领域,学校首创升降式网箱、声波围栏等智能装备,实现养殖从近岸向深远海的战略转移;创新海洋生物多样性修复模式,推动渔业从“量增”向“质升”转变。在海洋科技前沿,学校自主研发的海洋5G通信技术将海上通信距离提升至50-70公里,为智慧海洋建设提供“数字底座”;“不动冷藏”超低温保鲜、商渔船防碰撞预警系统等成果,已在全国1800余艘渔船和200多个项目中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此外,学校还积极布局蓝碳经济,开展贻贝养殖碳汇研究,探索海洋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

调研组对浙江海洋大学立足国家战略,以数字化引领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给予高度评价。调研组指出,教育数字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以数字化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浙江海洋大学将科技创新、产业需求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海大模式”,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调研组强调,高校要勇担使命,聚焦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和前沿方向,强化有组织科研,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希望浙江海洋大学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海洋强国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国政协将持续关注教育数字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表示,学校将牢记“扎根海岛、艰苦创业”的嘱托,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海上,全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全国政协调研组成员陈宝生、郑和、曹卫星、任少波、刘晓冰、张茂于等参加调研。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