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勃:把工作当成事业干
发布日期:2015-03-09 作者:鸥讯社 汪裕景 编辑:新闻中心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人物简介:陈勃,宁波象山人,1993年毕业于浙江水产学院海洋渔业专业。曾任中国海监渔政宁波支队队长,现任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计财处处长。

人物印象:墨绿色polo衫,高大结实的身体,利落又精神的平头,坚毅的眼神,我在位于宁波市石油大厦9楼的海洋渔业局见到了陈勃。采访中,他的语言朴素简洁,但句句切实扼要,这显然是海洋渔业工作者的工作风格,当然也是他们的人生品格。

人物观点:在不断面临矛盾的工作中收获的往往比在一帆风顺的工作中收获的多得多。有些困难靠智慧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困难靠我们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有些困难靠时间是可以等待的,不同时期,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去应对困难。

在会议室的一角,我和陈勃相邻而坐,从兴趣爱好开始谈起,从大学时期的乐队谈到近期的工作。 

他说人生是一直处在面临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的,这种过程是一种宝贵的历练,因为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收获的东西往往比在顺顺利利的过程中要多得多。 

心存信念 苦也成甜

“天下三样苦,打铁捕鱼磨豆腐。”当问及工作压力时,陈勃半开玩笑地说。“在海上工作几个月不着地不着家都是很平常的事。船上的生活很艰苦,每天除了工作基本上没有娱乐活动,得处处留神以免出错,还得时不时应对紧急情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教育下一代经常用到的话。“人不要怕吃苦。现在吃苦,就是为了以后不吃苦。哪怕以后还在吃苦,那也早都习惯了,那些苦还能叫做苦么?所以苦是相对的。” 

他说他的很多老前辈在海上船上工作了一辈子,临退休时都舍不得离开船。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会选择退缩,只有敢于迎难而上的人,才是真正的生活的强者,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不要太在意外在条件,是不是好吃好喝,有没有空调,有没有电梯。”的确,只有心存信念才能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内心上的愉悦,而内心上的愉悦才是真正的幸福。要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海市蜃楼中稳住航向

1993年以后,全民下海经商的风潮波及全国各地,在陈勃的周围也有很多亲朋好友纷纷投入到商海浪潮中去。他坦然对我说起当时的心境:“当时海洋渔业产业不景气是事实,当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我当前的事业格格不入时,我也打过很多次退堂鼓,也想跳入商海浪潮中去像别人一样寻求刺激。” 

毕业后的他在水产养殖公司工作,当他在金融企业上班的同学好友领着每个月近千元的薪酬时,他的月薪还不足他们的一半。然而,他还是选择了坚持下来,不是不可以走,不是不能走,他正色道:“国家和学校花了时间和精力培养我,我不做这份工作,那么谁来做?我不来担起这份责任,那谁来担起这份责任?我学了这么多知识,要学以致用。”一份感恩,一份担当,成二十年坚守。 

“我的身边也有很多优秀的海洋渔业工作者,他们都在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一心为了海洋渔业的发展。他们真正地把工作当成了事业来做,他们都不是英雄,他们平凡,但他们也很伟大,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不要在乎旁人的眼光,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事业,坚持到最后成就的就是你自己,这是陈勃多年的坚持所告诉我们的。 

贵在坚持,山高九仞,功亏一篑;贵在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使到了今天,在各方面的大力推动下,海洋渔业仍不是那么热门的行业,薪酬待遇也远远比不了金融等热门行业。在惊涛骇浪中稳住航向诚然困难,然而,在海市蜃楼中稳住航向更是难上加难。 

戴着草帽搞研究

90年代初,当青春年少的陈勃背着行囊,抱着对海风海浪的浪漫幻想,踌躇满志地登上舟山群岛,来到浙江水产学院就读时,他发现所谓的大学其实只是处于一个偏远乡村的几栋老房子,他发现所谓的海洋不常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更多的是惊涛骇浪的狰狞。 

“其实刚到平阳浦老校区的时候,我是十分失望的。因为我从小在省城长大,高墙大院的漂亮学校见过很多,所以,我心目中的大学不是这个样子的。”他说到当时的心态,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后来极大地影响了我并使我改变看法的是学校里的一大批杰出的中青年教授,他们是真正的意志顽强者,他们是真正地在做事业,他们低调淳朴,很多时候都是戴着草帽,卷着裤腿在做一些高科技研究。” 

“当时有一个教授还曾被门卫拦在外面,因为他戴着草帽,黝黑而粗糙的皮肤,活脱脱的就是一个渔民。”说到这里,我和他都笑了起来,然而我的心中满是尊敬和佩服。“当时,我们学校里有6位教师进入了海洋名人录,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事情。” 

“大学时代从教授们的课堂学到的知识,包括重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一些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可以说是我受用一生的东西。”受到教授们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敬业精神影响的他,不仅仅在学校里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实践,更把这种精神带到之后的工作生活中,在他的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中闪光熠熠。 

投身海洋发展海洋

谈及自己的专业时,他提出海洋渔业是一个很特殊的专业。“它是一个跨界的综合专业,理化生都有涉及。它有很多接地气的具体实践,也有不少高大上的理论学习。” 

水产学院在如今的浙江海洋学院是一个元老级大院,海洋渔业专业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专业。在保持专业特色的情况下,他说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丢。“海洋渔业专业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专业,理论最终都是要为实践服务的。”他回忆起当年在学校的实操课程。“站在五米的高台上,不管刮风下雪,你接到指令就得排除万难往下跳。给你一枚信号弹,你就必须学会正确燃放。给你一条救生艇,就算环境再复杂,你也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逃离危险区。”他鼓励正在母校海洋类专业学习的学子们学以致用,积极投身海洋产业,努力发展海洋事业。 

通过各级领导20多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整合成立了中国海警局。陈勃感叹道:“除了不断的努力,有些困难还是需要交给时间去解决。”21世纪是一个蓝色海洋的时代,他说:“人的一生中遇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而眼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希望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让海洋渔业可以得到更深、更远的发展,这样不仅个人有了希望,有了盼头,整个行业也能蓬勃兴旺,吸引社会各界的精英人才关注海洋产业,投身海洋事业。“搞海洋的就要用搞海洋的比喻:水涨了,船才会高。”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