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东海鱼类资源调查(一)
发布日期:2019-07-06 作者:校友 余匡军 编辑: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1968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两次接待中日渔业谈判代表团成员,决定抽调东、黄海沿海渔业公司最好的船长、最好的渔船和优秀的科技人员,组织开展东海鱼类资源调查,回答“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捕什么鱼”的问题。自此拉开了东海鱼类资源调查的序幕。下面按年度重点回忆令人难以忘怀的东海鱼类资源调查。

1970年:宁波海洋渔业公司灯光围网捕捞大黄鱼3000箱

1970年7月10日-17日,农林部水产组在上海召开利用中上层渔业资源座谈会,传达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于试捕灯光围网指示,决定开展东、黄海渔业资源调查。1970年,浙江省如期开展了全省鱼类资源调查工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认真执行《中日渔业协定》安排,1969年,宁波海洋渔业公司(简称宁渔,下同)装配了3顶机轮灯光围网,但两次放网都发生破网。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派遣郑宜伦、余匡军、许召歧三位同志赴宁渔技术帮助。通过钢绳拉伸、调整缘网与网衣的缩结等技术措施,解决了破网难题。1970年12月,捕获大黄鱼3000箱,打响了浙江机轮灯光围网的第一炮。

1971年:东海鱼类资源调查首战告捷

1971年5月15日至20日,农林部在北京召开沿海八省二市海洋鱼类资源调查座谈会。会议着重讨论了海洋鱼类资源调查的任务和组织领导等问题。

1971年6月,受浙江省水产局的派遣,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余匡军带领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宁渔451船组、舟山海洋渔业公司舟渔235船组近80名船员和陈春发、金绍楚(宁渔)马名玄 、吕宪法(舟渔)等4位科技人员,赴上海参与东海鱼类资源调查。是年6月,成立了东海鱼类资源调查组办公室(主任:陈庆林,副主任:王效年、余匡军、许家政);并设立由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郭南麟、黄海水产研究所王为祥、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余匡军组成的业务组;决定每月首日按26°30'N、27°N、28°N、29°N、30°N、31°N、32°N等七条纬度线,从禁渔区线到东经127度,每30海里设一个站点开展水文、饵料生物和鱼类资源调查,然后采取重点渔场试捕的资源调查方式。东海鱼类资源调查办公室设在上海复兴岛的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技术依托是东海水产研究所,参与东海鱼类资源调查的资源、生物、环境等3个研究室,共有48名科技人员。调查船的母港为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辽宁大连海洋渔业公司377船组、青岛海洋渔业公司238船组、烟台海洋渔业公司229船组、江苏海洋渔业公司406船组、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375、376和378船组、宁波海洋渔业公司451船组和舟山海洋渔业公司235船组共九组灯光围网及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沪渔453、454两组拖网探捕船参加东海鱼类资源调查。

1971年7月1日,调查工作正式开启。每月上半个月对约70个海上定点调查站进行水文和饵料生物大面调查,然后对特定海域进行生产性探捕。

7月中旬,在1811渔区为中心调查船发现鲐鲹鱼密集鱼群,鱼探儀映像鱼群厚度有10~20米,中心渔场在1811区/5、6区(即1811渔区的5小区和6小区,下同),一般网产1000箱上下(一箱40斤,下同),网获千箱以上计10网次,最高网产5000箱(1811/5、6区),渔获物为已产卵大条鲐鱼,优势叉长29~32厘米。


 

253CF

                                           


8月份,渔场西移,中心渔场在178/5区和179/4、7、8区,网获千箱以上计5网次,最高网产3200箱(179/7区),除大条鲐鱼外,还有较多的中小条鲐鱼、兰园鲹和金色沙丁鱼。

9月有两次生产高潮,第一次是9月12~14日,中心渔场在171/5区,最高网产量2600箱,以大条鲐鱼为主,优势叉长30~32厘米;

第二次是9月28~30日,中心渔场南移至在171/8区,最高网产量3600箱,渔获物除大条鲐鱼外,又出现较多的兰园鲹和金色沙丁鱼。


103FC


综观7~9月,总渔获量达2万多箱,还收获了大量的渔场环境资料和鱼类生物学测定资料,首战告捷。

另据信息,1970年6月,日本围网23组在258、249等渔区生产,平均日组产5000~6000箱,渔获物以兰园鲹及红背园鲹为多。1971年8月部分日本围网在2252、2342渔区生产鲐鲹鱼。

10月份,东海鱼类资源调查组领导小组在上海召开了渔业资源调查工作会议。东海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组撰写了“东海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7~9月技术小结”。年底,编纂了《东海鱼类资源调查报告》。

1972年:召开全国海洋鱼类资源调查会议

1972年2-4月,黄海区孟田湘、周诗★(黄海水产研究所)、张瑞霖、韩光祖(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东海区郭南麟(东海水产研究所)、吴家骓、余匡军(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赴北京,向农林部水产组负责人肖锋、宫朋山、鲍光宗汇报东、黄海海洋渔业资源调查情况,汇报进行了3天。7人留在北京编纂《东、黄、渤海渔业资源调查总结》。

1972年5月23日-6月2日,农林部在北京前门饭店召开第三次海洋鱼类资源调查会议。为进一步落实周恩来总理要加强海洋鱼类资源调查的指示,会议确定重点调查中上层鱼类的洄游规律、渔场范围和渔汛期;继续调查禁渔线外的底层鱼类资源。《东、黄、渤海渔业资源调查总结》编纂7人参加会议,这是在前门饭店前合影。

7月21日,农林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海洋鱼类资源调查座谈会的情况报告》。

根据全国第三次海洋鱼类资源调查会议的精神,东海鱼类资源调查加强了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力量,新建的通甲板机轮灯光围网船沪渔831、832替代了老式灯围渔轮沪渔375、376和378,福建海洋渔业公司新建的闽渔301也参加调查船队,加上原来的苏渔406、浙渔451和舟渔235船组共8组灯光围网渔轮。辽大377、烟渔229和青渔238船组返回黄海各自渔业公司。沪渔453、454拖网渔轮继续参加东海大陆坡底层鱼类资源调查。

1973年:开展东海底形底质调查

为扩展东海中上层鱼类资源的调查海区,1973年3月我们在彭加屿东北部26°N、123°E海区设置了水文、饵料生物和鱼类资源调查点。

3463E

3月27日晨,浙渔451船组在204/9区发现大量起水鱼群,随即放网围捕,渔获大条鲐鱼(优势叉长28-30厘米)800箱(因底纲与网衣纠缠,不少鱼群逃逸)。当场标志放流大条鲐鱼200尾。6月收到回捕信息:6月5日辽宁海洋岛海域回捕3尾标志鱼、日本对马岛海域6月5日回捕2尾标志鱼。这是资源调查组,首次在早春(3月27日)围捕到大条鲐鱼,性腺为4期,摄食等级1-2级,为产卵索饵洄游鱼群。

3月底-4月初,调查船在鱼山及鱼外渔场发现不少起水鱼群,放网后渔获物是绿鳍马面鲀,给灯围渔民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绿鳍马面鲀背上有棘剌,纠缠了网衣)。此后,马面鲀成为机轮拖网和机帆船拖网的重要捕捞对象。

1973年7月-1974年9月,调查组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开展了东海海底地形、底质调查工作。调查范围:东经124°E,至127°E,、北纬26°30′N,至32°N,。个别测线向西有所延长。调查船为“沪渔382”和“闽渔301”,采用“劳兰”系统定位。海上调查完成了地形测量和底质的表层及柱状取样;调查资料的分析、整理及报告的编写和图件的编绘,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完成。东海海底地形、底质调查工作的开展,为开发和利用东海外海的鱼类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功垂千秋。

12月份,浙渔451在189区捕获大黄鱼2800箱,调查组灯围相继在东海外海越冬场捕到了大黄鱼。(待续)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