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绸落下,东海珍稀软骨鱼类标本在特制玻璃瓶中静静悬浮,幽蓝的光芒仿佛将深邃的海底世界瞬间点亮。2025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焕新升级的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正式“开张”,一场融合国际视野与海洋特色的“蓝色盛宴”在此精彩启幕。新馆启航,科技赋能科普新体验开馆仪式上,浙江省科协副主席孙伟伟与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共同为新馆揭牌。历时一年精心扩建改造的浙江海洋...
2025-06-09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相关链接:https://wap.cztv.com/tv/44/2503219.html
2025-06-09 来源:浙江卫视 作者:*浩瀚汪洋是地球的蓝色心脏在潮起潮落间书写着生命与自然最壮美的诗行今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在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项目组中国大学生在线指导下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共同发起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起为海洋发声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立足东海渔业资源修复与海洋生态保护主战场聚焦岱衢族大黄鱼以科...
2025-06-08 来源:人民网 作者:*浙江海洋大学立足东海渔业资源修复与海洋生态保护主战场聚焦岱衢族大黄鱼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了多项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助力“海上粮仓”重建学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海渔业资源一体化修复与海洋牧场构建技术”项目促进了东海大黄鱼生态修复从“增殖放流”迈入“智能育种”“智慧养殖”新阶段通过打造智慧海洋牧场和“数字孪生渔场”为提升海域生物多样性、修复东海渔场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技术支撑(相关链接:https:/...
2025-06-08 来源:资源中国 作者:*“一直以来,国内外学界对于贝壳是否可以纳入蓝碳体系,以及贝类养殖究竟是碳源还是碳汇存在很大争议。”浙江海洋大学严小军教授表示。贝类蓝碳争议是嵊泗贻贝项目的最大堵点。为此,浙江海洋大学团队以厚壳贻贝为研究对象,通过同位素标记的微藻培养来追踪贻贝摄食后的有机碳沉积与演变规律,开展了长达600多天的连续室内实验,创新提出“贝类、微藻、功能菌”协同增汇理论框架,并于今年发表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ReviewsinAqu...
2025-06-08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协作,在海洋生态环境工作领域推陈出新,尽心尽责地守护好蓝海绿岛。日前,检察机关启动了嵊泗贻贝司法蓝碳认购工作。在今后涉及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公益诉讼当中,认购嵊泗贻贝的惰性有机碳汇,将成为对海洋生态修补补偿的新增方式,产生积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助推海洋公益诉讼和海岛共富工作实现合作共赢。(相关链接:https://zhoushan.tidenews.com.cn/webDetails/video?id=...
2025-06-08 来源:舟山电视台 作者:*在浙江海洋大学定海校区,选手们4人一组进行水上求生项目竞赛。他们有的身穿救生衣,从3米高台一跃而下,迅速游向远方的救生筏,有的扶正救生筏将模拟人稳稳地放进去。此项目主要考验渔船作业人员在海上应急救援情况下相互配合、积极自救的能力。(相关链接:https://epaper.zhoushan.cn/html/2025-06/09/content_145340_2266426.htm
2025-06-08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浩瀚汪洋是地球的蓝色心脏在潮起潮落间书写着生命与自然最壮美的诗行今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在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项目组中国大学生在线指导下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共同发起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起为海洋发声浙江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立足东海渔业资源修复与海洋生态保护主战场聚焦岱衢族大黄鱼以科...
2025-06-08 来源:人民网 作者:*在浙江海洋大学定海校区,选手们以四人一组进行水上求生项目竞赛。他们有的身穿救生衣,从5米高台一跃而下,迅速游向远方的救生筏,有的扶正救生筏并将模拟人稳稳地放入救生筏。此项目主要考验在海上应急救援情况下,渔船作业人员相互配合积极自救。(相关链接:https://zhoushan.tidenews.com.cn/webDetails/news?id=15727647&tenantId=92&uid=6548e8fa7dee053fb29cfd0c
2025-06-07 来源:竞舟客户端 作者:*6月7日,2025年舟山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浙江海洋大学长峙校区举行。来自全市近30余相关单位的近百名选手展开同场竞技,旨在深入推进“技能舟山”建设,培育和选拔互联网领域优秀高技能人才,赋能我市数字海洋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相关链接:https://zhoushan.tidenews.com.cn/webDetails/news?id=15722289&tenantId=92&uid=6548e8fa7dee053fb29cfd0c
2025-06-07 来源:竞舟客户端 作者:*近日,由舟山市科协、岱山县科协与浙江海洋大学携手发起的“高校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项目”在岱山双峰新城学校正式启动。(相关链接:https://zhoushan.tidenews.com.cn/webDetails/video?id=15722261&tenantId=92&uid=6548e8fa7dee053fb29cfd0c
2025-06-07 来源:舟山电视台 作者:*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团队经多年研究,创新提出了“贝—藻—菌(3M)”共同体增汇新方案,科学核算出该公司养殖的厚壳贻贝惰性有机碳汇量共计2000吨左右,并形成了《嵊泗县厚壳贻贝养殖惰性碳碳汇核算报告》应用于司法实践。“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和探索司法蓝碳工作,在得知浙海大创新碳汇核算成果后,我们立即根据该科研团队形成的专业核算报告,加快推进司法蓝碳工作进程。”舟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旭征说。今...
2025-06-07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6月6日上午,在宁波产权交易中心的见证下,嵊泗县检察院与嵊泗山海奇观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浙海大签订了嵊泗厚壳贻贝司法蓝碳认购协议,以5万元“买下”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惰性有机碳汇量500吨。这是我市首单“海洋公益诉讼+嵊泗贻贝蓝碳”交易,也是嵊泗贻贝碳汇资源首次实现市场化变现。“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和探索司法蓝碳工作,在得知浙海大创新碳汇核算成果后,我们立即根据该科研团队形成的专业...
2025-06-07 来源:舟山电视台 作者:*6月6日,“嵊泗厚壳贻贝司法蓝碳认购仪式”在浙江海洋大学成功举行。仪式上,在宁波产权交易中心的见证下,嵊泗县检察院与嵊泗山海奇观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贝类碳汇交易协议,用留存的5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购买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惰性碳碳汇500吨。此次认购是全国首例依托司法程序实现的贻贝沉积惰性有机碳汇交易,标志着我国贝类养殖领域“海洋生态司法保护+蓝碳市场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据了解,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
2025-06-07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去年9月开始,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改造升级,新增科普单元和数字化展览设备,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海洋生态环境的魅力。浙海大还依托该馆,面向中小学开展海洋生态多样性、生物物种鉴别等系列科普课程,并将科普触角延伸到“云端”,为中西部学校“隔空”讲授海洋生物课,点燃孩子们的求知热情。(相关链接:http://www.zjjyb.cn/html/2025-06/06/content_64270.htm
2025-06-06 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