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捕获171尾,浙江舟山海域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成效显著2021-11-1617:53:26来源:科技日报作者:李禾沈家迪科技日报记者李禾通讯员沈家迪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今年10月下旬,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组织的马鞍列岛至中街山列岛的岛礁水域资源调查传来了好消息,3天内调查组采集到171尾大黄鱼(重100-400克/尾),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近20年来调查中最高的一次。大黄鱼曾是东海区的“四大海...
2021-11-17 来源: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作者:沈家迪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调查显示舟山海域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成效明显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1610:46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通讯员沈家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通讯员沈家迪)近日,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组织的浙江马鞍列岛至中街山列岛的岛礁水域资源调查中传来好消息,3天内调查组采集到171尾大黄鱼(规格尾重100-400克),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近20年来调查中最高的一次。大黄鱼曾经是...
2021-11-17 来源: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作者:沈家迪念好“数字”创业经“90后”蟹老板的创新水产养殖路中国新闻网2021-11-1117:50:33谢皝养殖的螃蟹朱琳琰摄中新网湖州11月11日电(施紫楠朱琳琰)“这箱发到金华,这几箱打包发广东……”11月的浙江湖州,天气渐凉。“90后”小伙谢皝的蟹塘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将一只只趴在沙塘上的螃蟹捡起丢进蟹笼,再按照大小等级分类,等待快递上门后,谢皝便能将美味送到天南海北的餐桌上,“现在天冷了,不然还有客人自己来蟹塘...
2021-11-16 来源:中新网客户端 作者:施紫楠 朱琳琰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浙海大助力舟山海域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成效明显在今年10月下旬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组织的马鞍列岛至中街山列岛的岛礁水域资源调查中传来好消息,3天内调查组采集到171余尾大黄鱼(规格尾重100-400g),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近20年来调查中最高的一次。大黄鱼曾经是东海区的“四大海产”之一,上世纪70年代之后大黄鱼资源遭到破坏,资源的枯竭后至今形不成渔汛。为了恢复大黄鱼资源,我省持续...
2021-11-09 来源:学习强国浙江教育 作者:沈家迪渔业资源恢复不止于上餐桌微观点:东海渔业资源的恢复迹象,是践行“两山”理念的体现。要达到全面恢复,任重道远。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些恢复而放松保护的警惕,需要一抓到底,需要共同备加呵护。■林上军近期,有两条渔业资源恢复方面的新闻令人振奋,一条是:10月26日7时,浙江奉化渔民在东海165至166海区捕获一网超大鮸鱼,每条鱼规格在5公斤以上,最大的达到10余公斤,总重量超2万公斤,总价值超200万元。另一条是:10月下旬...
2021-11-09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林上军海大校媒人,奔赴热爱,不畏荆棘!“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第22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浙江海洋大学融媒体中心鸥讯社拍摄短片《你好,学生记者》,致敬每一位记者工作者。在日新月异的校园里,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打动人心的故事里,有他们用心的记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学生记者”。学生记者既是校园故事第记录者,也是时代故事的见证者,他们拉近了获取与传播间的距离,连接起师生了解海大身边事的桥梁。在未来...
2021-11-08 来源: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作者:***一条小鱼,正从大别山“游”向长三角……光明日报客户端文/寒江雪2021-11-0516:52【题记】大别山深处的板仓自然保护区,拥有华东地区硕果仅存的天然阔叶林,拥有比“孤立擎霄,中天一柱”的天柱峰更高一筹的猪头尖,拥有香果树、大别山五针松、香榧等珍稀植物和虎、豹、白颈长尾雉、大鲵、穿山甲等濒危动物。这些大自然的珍奇,在高山密林的掩护下、飞瀑流泉的遮挡下、峭壁深沟的阻隔下,私享一片人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秘境。但...
2021-11-08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寒江雪特写:一条小鱼,正从大别山“游”向长三角……光明日报客户端2021-11-05作者:寒江雪【题记】大别山深处的板仓自然保护区,拥有华东地区硕果仅存的天然阔叶林,拥有比“孤立擎霄,中天一柱”的天柱峰更高一筹的猪头尖,拥有香果树、大别山五针松、香榧等珍稀植物和虎、豹、白颈长尾雉、大鲵、穿山甲等濒危动物。这些珍贵的动植物,在高山密林的掩护下、飞瀑流泉的遮挡下、峭壁深沟的阻隔下,私享一片人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秘...
2021-11-08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寒江雪视频链接:http://wap.cztv.com/tv/35/1401057.html?play=
2021-11-08 来源: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 作者:***金灿灿!舟山海域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2021-11-0218:58来源:浙江新闻日前浙海大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调查组在中街山列岛与马鞍列岛之间海域开展秋季近岸渔场渔业资源调查时一次性捕捞到101尾野生大黄鱼“秋冬季节是大黄鱼的繁殖季节,这是第一次捕获这么多的数量。”浙海大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研究室副主任蒋日进介绍此次刺网作业收获的大黄鱼个体发育较好体重大约在三两左右最大的一条有36厘米左右通过实验数据和比...
2021-11-03 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焕君深评|野生大黄鱼的“贵”和“珍贵”2021-11-0307:37浙江新闻客户端评论员逯海涛3天捕获171尾!最近,浙江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舟山渔场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捕捞的野生大黄鱼密度创下了新高。野生大黄鱼再次“结队出没”,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些年来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成效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
2021-11-03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逯海涛近期,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渔业资源与生态研究室有关专家表示,从20年的资源调查来看,今年是舟山大黄鱼资源密度最多的一年。大黄鱼,贵为东海渔场“四大经济鱼类”之首,曾是舟山渔民的骄傲。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大黄鱼资源遭到破坏,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舟山海域鲜见野生大黄鱼的身影。呼唤大黄鱼回归,我省开展大黄鱼增殖放流工作,浙江海洋大学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相继承担“舟山渔场大黄鱼资源重建和国家重...
2021-11-03 来源:舟山发布微博 作者:***【#舟山海域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日前,浙海大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调查组在中街山列岛与马鞍列岛之间海域开展秋季近岸渔场渔业资源调查时,3天内共计捕获大黄鱼171尾,规格尾重100至400g,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历年来调查中最高的一次。专家介绍,通过实验数据和比对,基本可以确定是野生大黄鱼。目前,舟山海域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显成效。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舟山海域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显成效微博链接:https://m.weibo.cn...
2021-11-03 来源:浙江日报微博客户端 作者:***视频链接:http://wap.cztv.com/tv/44/1397868.html
2021-11-03 来源:浙江卫视 作者:***3天捕获171尾野生大黄鱼调查显示舟山海域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成效明显2021年11月03日10:11:26来源:科技金融时报作者:王利明在今年10月下旬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组织的马鞍列岛至中街山列岛的岛礁水域资源调查中传来好消息,3天内调查组采集到171余尾大黄鱼(规格尾重100-400g),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近20年来调查中最高的一次。大黄鱼曾经是东海区的“四大海产”之一,上世纪70年代之后大黄鱼资源遭到破坏,资源的枯竭...
2021-11-03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王利明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