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CTX)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其代谢物中的丙烯醛在肝脏中积累,可导致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破坏肝脏结构和生化功能。近年来,天然来源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经常被用于辅助维持人体健康和降低化学疗法导致的器官毒性副作用。食源性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以其较高的消化性、营养性和生理效果,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俗名红虾,该虾大部分加工成...
2020年07月21日 来源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近日,信息工程学院谭安辉博士在计算机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发表了题为《Granularity and Entropy of Intuitionistic Fuzzy Inform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融合了样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刻画异构数据中的信息粒度的问题,提出了直觉模糊熵度量,研究了同构函数下的信息粒度不变性的问题,结合Lukasiewicz三角范数的形式将所提模型用于高维数据的特征选取问题,实验表明所...
2020年07月15日 来源 :信息工程学院7月7日,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暨择优委托项目“东海渔业资源重建智能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协调推进会在浙江海洋大学行政楼6号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研究员主持。项目技术组各组负责人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副所长周永东研究员,舟山绿色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方成,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杭州大江东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方爱毅高工,浙江嘉蓝海洋电...
2020年07月08日 来源 :水产学院梭子蟹个大味美,是秋冬季节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美食。近年来,随着禁渔制度的逐渐深化,原本四季可捕的梭子蟹出现了5-8月的禁捕期。而这一时期恰好是舟山旅游旺季,每年有几千万人次来舟山看海景、吃海鲜,少了梭子蟹的点缀,总觉得有些遗憾。现在这一遗憾有望弥补。7月4日下午,普陀西轩渔业科技岛的暂养池内,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健康养殖团队正在收获去年秋天育苗、本月刚起捕的反季节繁养梭子蟹。每个60平米的暂...
2020年07月06日 来源 :宣传部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污染被认为是继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之后的又一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生态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是微塑料研究的一个热点。海洋微藻(Microalgae)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微塑料进入海洋环境之后,海洋微藻首当其冲成为污染受体,因此微塑料对微藻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领衔的微塑料对....
2020年07月04日 来源 :工程中心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2个以上苯环或环戊二烯以稠环方式形成,是有机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和地球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物质。环境中PAHs主要是人为来源,如石油的泄漏,或者石油、木材及其他有机质不完全燃烧,少量来自森林火灾和火山爆发。土壤中的PAHs可通过人的皮肤、口腔及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同时也可被动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近期,浙江海洋大学....
2020年07月02日 来源 :工程中心6月22日,从国家科技部获悉,浙江海洋大学再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放海域养殖设施高海况潜降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联合研发”项目立项。该项目属于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项目总经费1095万元,其中国拨经费795万元,实施周期为3年。项目将针对开放海域养殖面临的“风大、浪高、流急”的重大环境挑战,以智能化潜降式网箱系统开发为目标,由浙江海洋大学牵头,联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水...
2020年06月26日 来源 :科研处近日,嵊泗县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对浙江海洋大学承担的“嵊泗县贻贝产业链提升发展等若干技术研究”进行验收,嵊泗县委组织部、嵊泗县海洋渔业局、枸杞乡人民政府相关同志,学校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嵊泗县首席科学家严小军研究员,课题组主要成员,地方合作处相关负责人等参加验收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查看了现场展示的部分研发产品,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开展了贻贝养殖用浮球的选材....
2020年06月03日 来源 :地方合作处近日,接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知,由浙江海洋大学牵头申报的《海域基准价核算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获批立项,已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国家标准项目一般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征集、遴选和申报。本标准项目由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崔旺来教授团队牵头组织申报,项目历经预研、立项申报、2次现场答辩、2次社会公示等多个环节,历时2年多时间,最终获批立项。崔...
2020年06月01日 来源 :经管学院5月29日,浙江海洋大学承担的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项目首批200万尾鱼苗投入普陀东极中街山列岛海域的深水网箱中,进入野化训练环节。2019年,浙江省科技厅将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项目列为择优委托项目,委托浙江海洋大学推进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的修复工作。为此,浙江海洋大学组织舟山市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十余家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提出在传统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基础上,增加野化训练环节,提升大黄鱼放流的成活率,提高野生....
2020年05月29日 来源 :水产学院周英棠教授团队在墨鱼汁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来,创新应用研究院周英棠教授在墨鱼汁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周英棠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光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团队聚焦海洋生物基黑体材料的开发,以墨鱼汁为研究对象,首次发现墨鱼汁在固-液-气界面超过100%的光热蒸发边缘效率,阐明了边缘效率形成机理,解决了光热效率长期困扰的问题。并进一步通过构建新型旋涂方法,成功突破生物杂化膜仿生技术,制备出可用于肿瘤....
2020年05月25日 来源 :科研处5月12日上午11时,搭载有20名科考人员的浙江海洋大学“浙渔科2”科考船开始正式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长江口共享航次”春季调查航次。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长江进入东海的过渡海区,是我国陆海交汇的关键地带,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长江口共享航次”航次通过对长江冲淡水的次级环流和混合过程、长江口外低氧区的跟踪调查和动力过程研究、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泥沙输移扩散过程和沉积....
2020年05月13日 来源 :设备处5月12日,由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秀梅教授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安全保障技术”项目启动会召开。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本次启动会以网络视频会议形式进行,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发局、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以及项目牵头单位的相关领导,“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项目咨询专家以及产业界代表等50余人参加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张....
2020年05月13日 来源 :水产学院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经同行专家匿名鉴定,浙江海洋大学程继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洋古文献总目提要”顺利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良好。程继红教授“中国海洋古文献总目提要”项目对国内外公藏、私藏文献机构所藏相关中国海洋古文献存量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并对其中1390种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海洋古文献进行提要介绍。提要分为军政类441种、邦计类129种、交通类133种、地理类260、邦交....
2020年05月05日 来源 :科研处4月26日,浙江省择优委托项目“东海渔业资源重建智能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严小军研究员带领项目组骨干成员和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罗海忠研究员等,来到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进行为期2天的实地考察、调研。渔民座谈会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是东海野生大黄鱼主要的洄游通道之一,域内港湾众多,水流湍急,出产的大黄鱼肉质鲜美,品质优异。通过查阅资料、海上勘探、听取汇报、渔民座谈等....
2020年04月30日 来源 :水产学院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