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张宾教授、韩志强教授、徐冬冬教授近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1年度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评审结果,浙江海洋大学韩志强教授,张宾教授和徐冬冬教授榜上有名。这是我校历史上首次同一年度获得3项浙江省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位列省属高校前列。“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浙江省为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鼓励青年科技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基金。...
2020年11月03日 来源 :科技处、水产学院、食药学院、海研所8月20日,“浙江海洋大学自主航次——海洋锋面与渔业资源长期调查计划”首个航段完成后,项目组组织召开了航次的初步成果汇报和研讨会。学校党委书记严小军教授、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健鑫教授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并与参与航次调查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研讨会总结了刚刚结束的调查航次在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和海洋渔业方面的初步调查成果,就航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11月即将开始的第二航段提...
2020年09月17日 来源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2020年全国的热门话题、浙江省的新颖话题,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自2020年1月16日起就把“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为了新的研究课题,并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智库沙龙并撰写编辑内参。由CZZC特约研究员、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骆小平撰写的《对宁波、舟山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几点建议》和由CZZC主任助理、《浙江海事》副主编郑健等撰写的《舟山应该成为新型海洋文明城市》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内参》于...
2020年09月17日 来源 :9月11日上午,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智能装备分会副会长吕日恒等一行六人来我校考察交流,校党委书记严小军接见来宾,国家工程中心及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会谈。严小军对吕日恒副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概况。座谈会上,严小军重点介绍了舟山海上牧场项目建设情况。该项目重点瞄准岱衢族大黄鱼野生资源修复重建、仿野生养殖装备技术开发、渔旅结合高端海岛旅游为核心目标,开展工程化建设和产业化应...
2020年09月13日 来源 :宣传部9月11日下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张海峰副所长一行来浙江海洋大学调研。调研期间,来访人员与我校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座谈会由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主持,浙江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处、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教授参加。严小军代表学校对张海峰副所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专家们就合作培养研究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与产品设计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均...
2020年09月13日 来源 :科技处9月4日下午,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一行赴浙江省社科联汇报交流工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省社科联秘书长、规划处处长刘东、办公室主任陈名义、科研管理处处长胡晓立等出席座谈会。学校副校长张真柱,人文社科处、研究生院以及人文社科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上,严小军介绍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学校党委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近期专门设立了人文社科处,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
2020年09月08日 来源 :人文社科处环磷酰胺(CTX)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其代谢物中的丙烯醛在肝脏中积累,可导致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破坏肝脏结构和生化功能。近年来,天然来源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经常被用于辅助维持人体健康和降低化学疗法导致的器官毒性副作用。食源性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以其较高的消化性、营养性和生理效果,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俗名红虾,该虾大部分加工成...
2020年07月21日 来源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近日,信息工程学院谭安辉博士在计算机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发表了题为《Granularity and Entropy of Intuitionistic Fuzzy Inform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融合了样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刻画异构数据中的信息粒度的问题,提出了直觉模糊熵度量,研究了同构函数下的信息粒度不变性的问题,结合Lukasiewicz三角范数的形式将所提模型用于高维数据的特征选取问题,实验表明所...
2020年07月15日 来源 :信息工程学院7月7日,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暨择优委托项目“东海渔业资源重建智能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协调推进会在浙江海洋大学行政楼6号会议室举行。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研究员主持。项目技术组各组负责人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副所长周永东研究员,舟山绿色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方成,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杭州大江东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方爱毅高工,浙江嘉蓝海洋电子有限公司副所长马赛...
2020年07月08日 来源 :水产学院梭子蟹个大味美,是秋冬季节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美食。近年来,随着禁渔制度的逐渐深化,原本四季可捕的梭子蟹出现了5-8月的禁捕期。而这一时期恰好是舟山旅游旺季,每年有几千万人次来舟山看海景、吃海鲜,少了梭子蟹的点缀,总觉得有些遗憾。现在这一遗憾有望弥补。7月4日下午,普陀西轩渔业科技岛的暂养池内,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健康养殖团队正在收获去年秋天育苗、本月刚起捕的反季节繁养梭子蟹。每个60平米的暂...
2020年07月06日 来源 :宣传部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污染被认为是继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之后的又一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生态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是微塑料研究的一个热点。海洋微藻(Microalgae)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微塑料进入海洋环境之后,海洋微藻首当其冲成为污染受体,因此微塑料对微藻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领衔的微塑料对....
2020年07月04日 来源 :工程中心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2个以上苯环或环戊二烯以稠环方式形成,是有机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和地球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物质。环境中PAHs主要是人为来源,如石油的泄漏,或者石油、木材及其他有机质不完全燃烧,少量来自森林火灾和火山爆发。土壤中的PAHs可通过人的皮肤、口腔及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同时也可被动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近期,浙江海洋大学....
2020年07月02日 来源 :工程中心6月22日,从国家科技部获悉,浙江海洋大学再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放海域养殖设施高海况潜降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联合研发”项目立项。该项目属于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项目总经费1095万元,其中国拨经费795万元,实施周期为3年。项目将针对开放海域养殖面临的“风大、浪高、流急”的重大环境挑战,以智能化潜降式网箱系统开发为目标,由浙江海洋大学牵头,联合日本东京海洋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水...
2020年06月26日 来源 :科研处近日,嵊泗县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对浙江海洋大学承担的“嵊泗县贻贝产业链提升发展等若干技术研究”进行验收,嵊泗县委组织部、嵊泗县海洋渔业局、枸杞乡人民政府相关同志,学校党委书记、嵊泗县首席科学家严小军研究员,课题组主要成员,地方合作处相关负责人等参加验收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查看了现场展示的部分研发产品,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开展了贻贝养殖用浮球的选材及景观化设计,开发了....
2020年06月03日 来源 :地方合作处近日,接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知,由浙江海洋大学牵头申报的《海域基准价核算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获批立项,已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国家标准项目一般由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征集、遴选和申报。本标准项目由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崔旺来教授团队牵头组织申报,项目历经预研、立项申报、2次现场答辩、2次社会公示等多个环节,历时2年多时间,最终获批立项。崔...
2020年06月01日 来源 :经管学院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