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山大、复旦!海大同窗,一起读博!
发布日期:2024-09-23 作者:师范学院 编辑:沈家迪 来源:师范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夏日未央金秋渐临

近期从各高校传来喜讯

我校B17历史三名毕业生

被录取为名校博士研究生

进入学术生涯新阶段

三位同学从海大历史系出发

在学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有着独特的见解与丰富的经验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汲取他们的智慧与经验


个人简介

余耀鹏

班级:B17历史

硕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

博士:山东大学中国史

干林森

班级:B17历史

硕士: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

博士:暨南大学世界史

王大宁

班级:B17历史

硕士:安徽大学中国史

博士:复旦大学中国史

转变思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维

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学习的方法形式、课堂学习过程,学术的要求和学生自主性。

干林森用“丰富”和“简单”对两个阶段的生活做出了鲜明对比。他认为,本科的生活相对丰富,学习任务更加繁杂,课堂、考试、社会实践和论文等,需要面面俱到;而研究生阶段任务比较简单,硕士论文是学习任务的大头,需要提前准备,相比之下课堂的占比则缩小很多。余耀鹏认为,硕士阶段与本科阶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习的方法形式不同,本科阶段主要是历史学基础的夯实和框架的构建,硕士阶段则是更深入探究学习其中一方面的历史知识,并且逐渐独立研究某一课题。同时,由于硕士阶段的专业课程一般是小班化授课,采用读书报告、集中研讨等形式授课,因而更加注重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有的时候,一个精妙的论断、一个可行的学位论文题目,甚至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往往就产生在师生和同学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上。

基于此,王大宁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目标,需要合理规划,切实行动。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学有余力的话,可以考各种证书。余耀鹏则建议同学们本科阶段在学习聆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可多阅读一些通史类、断代史类和专门史的经典著作,对历史学科门下各方向有一个初步而又全面的了解,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如此一来,不管是读研还是考编,都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决意深造,到了研究生阶段,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就读的专业方向,先挑选十部左右的经典著作仔细精读,掌握该方向的学术发展情况,再阅读该方向老中青学者,尤其是近十年该领域科研实力较强之中青年学者的代表性著作和论文,了解这一领域最新的动态,或许还能找出其中尚未解决或者尚不完善的一个问题,进而顺着前人的脚步,找寻史料文献展开研究。此外,余耀鹏还强调,在硕士阶段,最好将两通即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再浏览一遍,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夯实自己的基础。

史海探微:查阅与阅读文献

文献是历史的见证者,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查阅文献很重要。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如何查阅,读什么,怎么读,三位同学也有自己的见解。

王大宁建议遵循从浅入深的过程,从基本的文献学入手,摸排基本的资料,关注每本书的脚注,在有确定的论题后,还需要进行田野调查,一方面找资料,另一方面深化对历史情境的理解。读书同理,也需要广博一些,有余力的话最好是多方面涉略。对于人文社科的经典,要常读,并且要做笔记。虽然这种阅读方法比较慢,但是对于记忆力差的人是很有效果的。

干林森认为,阅读在本科可以随意一些,记不住一些具体的东西也没事,有个印象对史学素养的提升也是好事,同时也应该抽时间看看历史学科各个分支的优秀著作;但读研只有三年,这一阶段时间有限,需要先突破研究领域内的门槛,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结合其他方向的成果。如其硕导所说,应先确立研究方向,有了自己的聚焦主题,带着问题去读文献,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因此,要先有个阅读的大概方向,去找较新的研究论著,顺着他的综述倒着看前人成果。每个学科都有学科特定的主题,读研入学后要尽快熟悉这些议题,至少先在精神上融入学术共同体。此外,可以逼一逼自己早点读外文文献,读多了自然就能读得下去了,而且这对于未来考研英语阅读也大有裨益。

而对于当下频繁使用数据库查阅文献的趋势,余耀鹏认为,数据库固然是方便高效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史学未来的某种趋势。可是,数据库中的文献等各种史料,又是碎片化的、不全面的,光会使用数据库而不读书,难免管中窥豹。因此,不要先急着学习如何使用数据库,而应先静下心来踏踏实实读一些专著和论文,对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问题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再使用数据库检索材料。例如,我们若要了解范文澜的生平及范著《中国通史简编》的大致内容,数据库可轻松提供给我们各种史料,可是如果我们要了解范文澜其人其书的研究概况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那就必须精读相关专著和论文。

深造还是就业:未来道路的选择

读研的目的是什么、考研还是工作、申博还是工作……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对于未来道路的选择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困惑,余耀鹏和干林森用自己的经历,为面临十字路口的历史系学子们提供了思路,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作为亲历者,两位博士生并不一味鼓励考研申博。干林森甚至表明:“关于未来的道路选择,如果没有很坚定的想法的话,我认为读博应当首先被排除。”他认为,如果没有充分认识读博背后的风险和成果,对学生而言是一场噩梦。因此,读博是一件既需要慎重考虑又要尽快抉择的事情,如果经济吃紧,就先不要考虑深造;其次,如果不是以学术为职业目标,也不要贪图高学历从而走上这条路。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如果不太计较经济上的窘状,又对学术抱有狂热情感,可以考虑去申博。

余耀鹏也建议各位同学在在备考之前要先问一问自己,是否真心想要读研或读博?他认为,千万要摒弃“认为读研读博‘很厉害’、‘很光荣’”,“看着周围人都在准备自己不准备不行”等错误观点。不管是读研读博或者工作,并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如何判断哪条道路是最适合自己的?余耀鹏认为,可在毕业前的1-2年,根据自己的各项主客观条件,确定好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详细规划。总体而言,不管是考研、考编还是申博,只要是层次较高的学校或地区,竞争都非常激烈,所以,总的来讲就是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全力以赴实现目标。

两人还根据自己的经历提出了一些经验。余耀鹏根据“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上述考研、考编、申博都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对学弟学妹们说:“如果打算考研,那么最好在大三下半学期确定好目标院校和专业,进入备考阶段,尤其到了大四上半学期,应心无旁骛地备战考研;如果打算考教师编,平时空闲的时候,可练习板书、教案写作和课件制作等,也可两到三人为一组,互相模拟上课,秋招开始前,与自己中意的学校提前联系,询问是否招收老师,如果是,最好争取一个实习的机会,既可以增进互相了解,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授课经验以备将来所用;在硕士阶段,如果后续打算读博,先和自己的导师联系,听取导师的建议,再抓紧时间联系自己想报考的导师,如果这位导师今年继续招生,那就根据该学校的相关规定准备各种申博材料,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博士申请都采取材料审核+笔面试考核或直接面试考核的形式,材料主要包括自我介绍、代表性学术论文、推荐信、研究计划等,说复杂不复杂,说不复杂也复杂,总之就是要提前准备,尽快准备。由于这一访谈主要面向本科的同学,大家的选择各有不同,而且也存在一定的时效性问题尤其是申博,故上述考研、考编和申博的准备流程我不过多展开,若有需要可与我单独联系。”

干林森则提出,申博最重要的是和目标老师提前联系,所以应该多参加学术会议,有一个场合和机会认识老师。自己的论文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发给其他老师,在讨论中让别人对你有好感。此外,如果要申请档次较高的学校,一定要提前查看相关院校的外语要求和成绩时效。

学长寄语

干林森

现在很多人都会学习的时间规划,并且弄得很精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对于学校的规划很粗放,觉得自己学得累了就停下。只要能保证学习过程的连续性,我不觉得每天一个具体的任务量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本科阶段学术讲座可以多听听,疫情期间线上讲座我听了很多,但是听多了一些也就那样,以后自己可以选择性地听;至于研讨会,有机会就试试,不行的话读研有的是机会。

本科阶段想继续深造的话,广泛的阅读当然必不可少。如果确立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方向,建议通过互联网途径找到该领域的学长学姐,我有一些历史学的(跨院校)研究生大群,也许帮得上忙。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一般都是有问必答,可以帮助少走很多弯路。如果可以得到他们的指点,可以先去读读经典著作,并对工具书和原始史料有一定了解。至于语言的话,建议先下手为强,不贪求学多,而是要去学自己能用上的,学得好一点差一点都无所谓,毕竟我们不是语言类专业。

王大宁

本科生需要练习基本功(现在想想我也没做到),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这些基础却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需要投入时间。另外,需要拓展视野。刘永华老师建议历史专业的到社会科学领域“偷师”。

同时,坚持锻炼总没错的,多交真诚的朋友,他们会在“艰难期”给与帮助。运动、社交、学习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兼顾。不过,在学生时代不要忘记学习。最后,希望有志于读研申博的同学们进展顺利,同时衷心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持续的帮助,祝愿海大历史系越来越好。

余耀鹏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想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要有较明确合理的中时段和短时段的规划,历史学科主要靠积累,要从最基本的专著、文献看起,不断输入不断积累,最终做到厚积薄发。最后,不管是读研、读博,还是工作,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选择,读研读博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不应将其神圣化、必然化,不要美化自己没有走过也不熟悉的道路,更不要盲目跟风去考研、考证或者考编。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