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挑战杯金奖、三年综测第一!看海大毕业生满载荣誉,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
发布日期:2025-08-13 作者:* 编辑:胡山佳 来源:师范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个人简介

姓名:蒋超伟

班级:B21历史1

专业:历史学

学院:师范学院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获奖情况

2021-2022学年:浙江海洋大学“新生杯”羽毛球赛男子单打第四名、浙江海洋大学校园马拉松三等奖、中国大学生健康校园大赛先进个人、浙江海洋大学“海洋杯”乒乓球赛男子第四名、省政府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浙江海洋大学“三好学生”称号、浙江海洋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浙江海洋大学“优秀志愿者”称号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校园短视频大赛优秀奖、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金奖、浙江海洋大学“习说新语”思政课实践教学展示大赛三等奖、卡尔·马克思杯校赛二等奖、浙江海洋大学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校赛二等奖、浙江海洋大学党团知识竞赛二等奖、省政府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一等奖、浙江海洋大学“三好学生”称号、浙江海洋大学暑期招生咨询先进个人、浙江海洋大学“代言浙海大、感恩母校行”、招生宣传先进个人

2023-2024学年: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国家级决赛二等奖、第17届浙江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校赛选拔赛三等奖、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三等奖、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三等奖、浙江海洋大学党团知识竞赛二等奖、校优秀学生二等奖、浙江海洋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浙江海洋大学“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浙江海洋大学暑期招生咨询先进个人、浙江海洋大学“代言浙海大、感恩母校行”、招生宣传先进个人

2024-2025学年:浙江省级优秀毕业生

科研创新

顺利结题国家级创业训练计划课题一项

并担任课题组长


惜时分秒勤为尺,笃进朝夕梦作弓

在保持三年平均综测和绩点专业第一佳绩的背后是蒋超伟日复一日,始终不渝的努力。他在大一时就为自己做了职业规划,把在本科阶段就进入教师体系作为目标,他将方向铆钉于自己的母校,这也成了他最重要的一个原动力,致使他延续了高中的自律状态,将自己的时间落到实处而不虚度年华,紧紧抓住了时间的纤绳。

在蒋超伟看来,目标因人而异,侧重也就有所不同,对于那些选择考研的同学来说,综测成绩重要性在次;而对于有意向本科即考编的同学更需要结合就业形势找到努力的方向。确定了努力的方向后,他提出可以通过“把握形式、熟悉方法、大胆去做”的三步走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人囿于执行力不足,无法跨越在蓝图和现实中间“去做”的鸿沟,而蒋超伟却有笃行不怠的毅力大胆去做。诚如王阳明箴言:“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蒋超伟将这句话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用有限的时间去执行,不必纠结计划是否十全十美,就像李强总理说的: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下去调研全是办法。突破完美主义的桎梏,他在“干”中逐步调整,逐步发展,将时间用在刀刃上,“干”永远是第一步。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蒋超伟正映证了这句话,敢想肯干,分秒必争为实现梦想筑牢基石。他将综测成绩拆分成德、智、体三个部分,将目标细化并落于实践。以智为根基,蒋超伟平时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收获比较好的听课体验,也能多些与老师探讨的机会,而不是囫囵地虚度光阴。就蒋超伟而言,在大学期间,他上课从来没有任何一次以娱乐为性质玩过手机。每节课跻身前三排,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习环境中,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扎实,也给期末复习节省了时间。在期末考试备考期间,蒋超伟还会和学习搭子一同整理,取长补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诚然期末周比较压抑,蒋超伟认为建立一个通达的心理循环,让压力、动力、情绪等等各行其道,用“钝感力”来排除周围干扰,则就能更好地勇往直前。以德扬风帆,蒋超伟多多参加学校的活动,与其窝在寝室,不如多走出宿舍,认识不同的人和事,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色彩,不仅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所获的成就也会成为值得回忆的勋章。以体增色彩,于蒋超伟而言,运动是生活的调味剂,他提倡采用普雷马克原理,用更具有趣味性的方式。

时间不偏私,但结果取决于个人的利用,而蒋超伟却做到了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在学习,工作,竞赛对时间的多方逼仄下经住考验,不断优化对时间的利用。面对繁忙的工作和专业知识记忆,即使他怀着一腔热爱,有时也不免出现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情况。蒋超伟回忆到大三下学期,综测绩点的不理想使他十分挫败,不仅影响到了成绩,还因没有时间锻炼,就连体育成绩也一落千丈。而他对此也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开源节流,时间的分区精准使用。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或是积累知识,或是催生新奇的想法。大块的时间固然有它的好处,可以拿来做一些需要持续专注努力的事情,但碎片的时间可以留给自己天马行空亦或是记忆知识点等等,做好时间的一个定位使用会是一个不错的习惯。在对时间的利用中,他把握住了别人看不到的时间区块,踩准秒钟的韵律,拾每一段遗漏在角落的时间碎片缝补自己匆忙的脚步。

深耕实践锤当镐,厚筑职基石作阶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于蒋超伟而言,大学是他大放异彩的舞台。他在学业、实践与职业理想间寻找平衡,用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初涉科研时,蒋超伟跟着学长参与创业训练计划主题的挑战杯,聚焦心理咨询领域。这个选题的灵感,正源于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捕捉——当身边越来越多同学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时,当社会新闻频繁报道心理咨询资源缺口时,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兼具现实意义与发展潜力的方向,于是选择了这个科研领域进行探究。虽然过程中还是遇到许多困难,比如同学之间有一些分歧,科研经费上的困难,经营的风险问题等等。但同时也有许多难忘的时刻,他们一起准备材料,一起努力演练答辩,在两个校区都留下了他们努力的汗水和不灭的灯光。这段经历让他深知,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现实需求与理想设计间寻找最优解,一旦发现客观存在的问题或者努力的方向,都不能任由它飞走,去追逐实现的可能。他以历史系的优秀校友“古钱币达人”洪家铖以兴趣为帆,找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例,讲述自己因喜欢生涯规划指导与心理咨询而针对性地选择了心理类的课题,以及在招生办招协工作,在热爱中追逐自己的目标。

除了科研方面以外,在师范生必备的师范生技能竞赛方面,蒋超伟谦虚地表示自己只能算是零星有一点小成果,但他依旧真诚地给出自己的建议:找准模范、勤学多练。师范生初期如同白纸,还未形成自己的上课风格,需要多多关注一线教学成果,最好是能结合几位名师的成果,融合而成自己初步的教学风格。再就是对教材的熟悉度、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学设计的处理,这些需要一课课扎实的练习出来,每次练习,都能发现提升之处,形成教学反思,再以反思促进成长,最终一定能收获好的成果。练习的过程,一定伴随着痛苦,蒋超伟提出可以找同学一起,互相切磋、互相指正,不仅进步更快,还能增添不少乐趣和互鉴的地方。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学竞赛极少有单靠自己就能成功的,都是需要群策群力,在团结中进步的,所以互相合拍的成员不可或缺。他也鼓励我们抓住机会,在基础工作中学习,在练习中升华。

在竞赛与学习相交织的主旋律中,招生办,学生会等工作也是蒋超伟大学生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蒋超伟在本科期间身兼数职,担任了招生协会,校学生会,历史学社的负责人。再回首,他认为学生工作像一扇窗,一定程度上开阔了视野,大学生活迥异于高中,很多都是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事情,他参加的这些活动,有助于他走出去认识更多的同级或学长学姐,汲取经验,参与到他们所做的事情中去。同时,学生工作于他而言也是一面镜,照见学生工作需要面对具体的人和事,还有工作存在冲突矛盾等关系,他认为要讲究一个轻重缓急,寻求最优解,这都需要我们自己把握、克服,无形中帮助我们成长,培养了我们日后工作必备的责任感、主动性等。学生工作还是一座桥,搭建起自身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桥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他以招生办宣传协会为例,在这里接触到的一线招生资讯,让他对浙江省的招生政策、高考资讯以及信息的搜集能力等获得很大提升,这些能力也是他将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所必备的,可以帮助自己未来的学生在选择专业上,提供更加坚实有信息基础的建议。蒋超伟用行动证明,学生工作的价值,从来不限于简历上的头衔,而在于让一个人在摸爬滚打中,真正理解“责任、协作、担当”的重量。大学生活虽已然落幕,但从学生工作中获得的品格,都已经融入到蒋超伟未来为人处世的实践中去,为他的求职提供了无形的助益,他也鼓励学弟学妹们,多多参与,丰富自身能力的底色。

志在教育逐梦心,情系母校感恩路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蒋超伟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他的成长轨迹清晰而独特,从本科考入高中教师编制,到回到母校义乌市第三中学任教,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蒋超伟在本科期间便成功考入高中教师编制,这一成就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面对考研与考编的选择,他并没有陷入迷茫。早在大一,他就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的道路,这种清晰的规划让他在面对抉择时能够果断地选择考编。他深知,无论考研还是考编,只要专业知识扎实,努力的结果都不会让人失望。他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专业知识的积累让他在考编过程中游刃有余,最终成功获得了义乌市第三中学的高中教师编制,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任教。

他怀着感恩的心,希望回到母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馈母校的培育之恩。高中时期,他的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付出,深深感染了他,让他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意义。他希望像他们一样,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用知识和爱心去浇灌每一颗求知的心灵。回到母校任教,对他而言,不仅是职业的选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责任的担当。

在教育实践中,蒋超伟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他深知,教师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其中也充满了乐趣。他鼓励学弟学妹们,不要被外界对教师职业的片面看法所影响,而要自己去定义生活,去发现教师职业中的甜蜜与快乐。他认为,教师真正的职业尊严来自于自身的热情与活力,只有自己活得热气腾腾,才能温暖整个世界。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的使命,努力成为那个充满热情的“太阳”,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学生的心灵。

蒋超伟的经历也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他建议同学们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避免两线作战带来的疲惫。他相信,只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选择考研还是考编,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好去处。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蒋超伟用四年时光验证了目标聚焦的力量,更用回归母校的选择诠释了教育者的赤子之心。他的选择和坚持,不仅成就了自己,也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https://mp.weixin.qq.com/s/7bta33RZQcxstVbRHSGHug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