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学习强国 | 实践正当时丨浙海大“海乡有理”实践团探访舟山“乡村主理人”
发布日期:2025-07-25 作者:* 编辑:沈家迪 来源: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
字体: [大] [中] [小]

海岛热土上,一群青年“乡村主理人”正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关键力量。2025年7月,浙江海洋大学“海乡有理”实践团深入走访舟山各个海岛乡村,近距离观察10余位青年“乡村主理人”。团队成员以同龄人视角,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观察、影像纪实等方式,解码这群青年如何以创新思维与专业技能,探索农文旅融合、生态经济等多元路径,破解海岛振兴密码,书写独具海洋特色的振兴篇章。

根植蓝海:创新传承,让千年文脉“活”起来

面对传统文化如何“活态传承”的课题,青年主理人给出了创新答案,实践团成员们深受触动。

在居山小院,“舟山螺钿镶嵌”非遗传承人、小院主理人李金晶和她的团队,将古老技艺创新应用于胸针、发簪等日常饰品。团队成员张乐天在参与体验后感叹,“李老师对传统元素现代转化的思路,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

“海物惟错”工作室主理人唐舟凯,用手艺重塑海洋科普文化叙事。他精心制作梭子蟹、馒头蟹等生物标本。他向实践团展示获奖作品《手里有“钳”》,讲述其承载的“让海洋生物故事被听见”的使命。成员们惊叹于他用手艺编织起的独特海洋文化“叙事链”。

东极“留夏甜品”主理人李媛媛则将海岛风味巧妙融入甜品设计。“甜品是载体,我想让游客通过味蕾记住东极的浪漫。”团队成员品尝后,纷纷表示对这种将地域特色转化为独特体验的方式印象深刻。

情系山海:“归巢引凤”,人才汇聚激活热土

对家乡的热爱与认同,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澎湃人才力量。实践团聚焦于青年为何选择扎根海岛、反哺家乡。

花鸟岛汇聚了一批“归岛青年”。实践团对话了云雀面包店主理人吴泓力,以及被小岛魅力吸引、从义工成长为玛塔民宿主理人的阚妍。“回到岛内,是爱与‘小岛你好’共富蓝图带来的机遇。”吴泓力深情坦言,“这片海风与渔歌之地,潜力无限。我们的担当,便是对家乡最深情的告白。”成员们记录下这份赤子之心,也思考着如何吸引更多青年“归巢”。

爱夏民宿主理人陈岚娜作为台湾媳妇,带着乡愁返乡创业的故事让实践团动容。“您如何将不同文化背景融入民宿经营?”面对提问,陈岚娜分享了融合台湾服务理念、海岛情怀与旅行感悟的创新模式,“我希望成为沟通两岸、传承乡愁、讲述舟山故事的桥梁。”成员们感受到,这份情怀本身就是宝贵的“软实力”。

融创未来:打破边界,产业联动释放新价值

资源整合低效、产业单一曾是瓶颈。乡村主理人以“融合”思维,打破边界,创造产业新价值。实践团重点调研了他们的跨界实践。

在蚂蚁岛虾皮工坊,主理人金婷婷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如何创新融合虾皮生产、物流、销售与文旅体验。她特别强调,将蚂蚁岛精神熔铸产品内核,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不仅是卖产品,更是传承精神。

小沙街道庙桥村主理人黄挺向实践团阐述其整合全村文旅资源、推动“一村一品”特色发展的蓝图,创立了小沙女直播间。“直播让小沙被看见,乡村更活了!”黄挺的感慨引发了实践团对新媒体赋能乡村的深入讨论。

808Bass主理人夏子喻践行“艺术赋能乡村”,打造集咖啡、简餐、沙龙、策展与田园体验于一体的综合空间,成为都市近郊“微度假”的心灵栖息地。“乡村大有可为!”夏子喻坚定地告诉实践团,“青年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成员们心中。

智赋新能:科技驱动,开辟海岛发展新赛道

针对传统产业效能问题,科技创新成为破局关键。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科技如何为海岛产业插上翅膀。

在展茅街道,主理人徐蒙磊操作无人机进行高效农事作业的场景让实践团大开眼界。“向天空扩展农业,省人力、拓视角。”徐蒙磊向围观的学子们阐述技术前景,并寄语:“创业重热忱、更要选对赛道。”成员们纷纷记录下这科技兴农的生动一课。

“糖生果”主理人英杰向实践团展示了本地鲜果深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全过程。“深加工带动果农增收,实现产业增效与文化增值双赢。”成员们品尝着科技凝练封存的乡村风味,理解了科技对产业链提升的巨大作用。

“friendin友善餐厅”主理人翁亚珍分享大黄鱼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科技赋能。当地政府优选岱衢族鱼苗,浙江海洋大学培育的黄金品系大黄鱼显著提升品质。“这真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渔业的典范!”实践团成员毛向辰感叹道。

满载收获,笃定前行。本次社会实践,“海乡有理”团队不仅亲历了“乡村主理人”以文化为根、科技为翼激活海岛乡村的生动实践,深化了对“人才振兴是关键”的深刻体悟,更形成了记录奋斗故事的《乡村有个主理人》系列纪录片、剖析成长路径的调研报告等相关成果。下一步,团队将继续传播鲜活的海岛振兴故事,并建立长期联系机制持续跟踪研究,将调研所获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持久青春力量,续写海岛振兴新篇章。

(相关链接:https://inews.zjou.edu.cn/cm-sites/pms/framereact/index.html#/website/wangzhan/xww/news/allstory/1042/35160)

关闭

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