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舟凯的转型之路始于对海洋的深情。本科时听从父亲建议学习机械设计,他却始终“心里不舒服”。考研时他毅然遵从本心,考入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我从小对海洋生物着迷,特别是螃蟹,每次去海边都兴奋不已。”然而,一次在沈家门水产城的专业实习,目睹成堆杂鱼杂蟹最终沦为鱼粉或垃圾,深深刺痛了他,让他萌生了将它们永恒保存的念头。从此,工作之余,他默默钻研,将机械专业的精密思维与水产学的解剖知识熔铸于指尖...
2025-08-21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相关链接:https://w.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f0000157c2z#ocr
2025-08-20 来源:央视频 作者:*碧海蓝天间,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上,一个年轻的身影穿梭于新建的展馆、忙碌的工坊与村舍之间。她时而与研磨虾皮粉的老师傅交流工艺细节,时而在电脑前敲定新一批数字藏品的设计方案,时而又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讲解扶持政策。这位蚂蚁岛的“大管家”,正是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的金婷婷——一位将论文写在故乡热土上的95后“乡村主理人”。从学术深耕到振兴实践1995年出生的金婷婷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在...
2025-08-19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浪花为笔,贝壳为墨。当最后一堂船拳课的吆喝声随晚风渐息,当孩子们手中贝壳拼画的余晖融入暮色,2025舟山市“春泥计划——海风课堂”暑期公益支教行动画上了圆满句号。这场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县区文明办组织的公益盛宴,汇聚全省16支支教团队,跨越舟山本岛渔农村与岱山、嵊泗等海岛县,在历时1个月,4天3晚为一期的支教时光中,让渔农村学校乡村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春泥计划”实践点变成了知识的...
2025-08-19 来源:竞舟客户端 作者:*浪花为笔,贝壳为墨。当最后一堂船拳课的吆喝声随晚风渐息,当孩子们手中贝壳拼画的余晖融入暮色,2025舟山市“春泥计划——海风课堂”暑期公益支教行动画上了圆满句号。这场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县区文明办组织的公益盛宴,汇聚全省16支支教团队,跨越舟山本岛渔农村与岱山、嵊泗等海岛县,在历时1个月,4天3晚为一期的支教时光中,让渔农村学校乡村少年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春泥计划”实践点变成了知识的...
2025-08-19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夏日的海风掠过舟山朱家尖白山山麓,吹拂着绿油油的花生田。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届校友英杰蹲在绿意盎然的福田花生地里,轻轻拨开一株花生苗,露出底下饱满的果实。“看,这就是我们的‘佛国金豆’!”作为眼前这550亩“普陀山福田·共富花生”基地的主理人,他的目光充满热爱。在这里,一颗融合文化、科技与共富的小花生,和他一起破土成长。跨界启程:快消基因点燃“花生梦”英杰的创业之路,始于一次“机缘巧合”...
2025-08-18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浙江海洋大学“海乡有理”实践团与“乡村文博”实践团走岛下乡用镜头记录壮丽风光与海岛变迁队员们围绕海洋环保主题创作微电影通过光影艺术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yASB4n9oAkYtEsFLlQk5w?scene=1&click_id=7
2025-08-18 来源:教育之江 作者:*8月15日,“嵊泗县枸杞乡贻贝养殖蓝碳计量基准地”在浙江海洋大学正式揭牌,这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贝类养殖设立的蓝碳计量基准地。浙江舟山嵊泗县是全国最大的厚壳贻贝养殖基地,被誉为“贻贝之乡”。2024年,嵊泗贻贝养殖总面积达3.14万亩,年产量24.73万吨,其中枸杞乡就占了2.23万亩。其成熟的筏式立体养殖模式、完善的智能海域管理和环境监测系统,为蓝碳核算提供了理想的数据基础。据了解,我国现有蓝碳核算体系尚未完全覆...
2025-08-18 来源:中国科技网 作者:*8月15日上午,全国首个贻贝养殖蓝碳计量基准地——嵊泗县枸杞乡贻贝养殖蓝碳计量基准地揭牌,填补了国内贝类养殖蓝碳计量参考地的空白,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据《舟山日报》8月16日报道)。蓝碳可计量,“监测—计量—交易”全链条机制有望建立,“生态损害—蓝碳修复—司法保障”法治闭环得以形成,我市将开启低碳新篇章。蓝碳指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陆地森林的绿碳...
2025-08-18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我叫金凌超,一名90后的平湖新仓镇友联村人。从浙江海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不久,我选择回归家乡。这一归,便让我在家乡的田野里深深扎根,至今已与农业结下十年不解之缘。回乡后,我的重心逐渐转向农副产品批发领域。通过品质把控和市场开拓,我积累了宝贵的资源:不仅打通了北京、上海的团购渠道,结识了平湖本地的农业伙伴,更在上海金山积累了数百位社区“团长”资源。这张无形的资源网,日后成为我助农事业破局的关键...
2025-08-17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压舱石”。在全球粮食体系持续动荡和我国农业高质量转型的现实背景下,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指明了方向。迫切需要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框架下,以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驱动因素赋能我国粮食安全,提升...
2025-08-16 来源:《潍坊日报》 作者:*东海,是千百年来沿海渔民赖以生存的蓝色粮仓。但掠夺式捕捞和环境污染,让大海难以喘息。十多年前,浙江近海一度近乎无鱼可捕。“东海无鱼”之殇的背后,是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改变迫在眉睫!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浙江大力修复海洋生态,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同时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在碧波中探寻“两山”发展之路。台州温岭的一对渔民父子——郑增军和郑彬彬,亲眼见证着家乡与...
2025-08-16 来源:中国蓝新闻 作者:*8月15日上午,全国首个贻贝养殖蓝碳计量基准基地——嵊泗县枸杞乡贻贝养殖蓝碳计量基准地在浙江海洋大学揭牌。该基准地的建立,填补了国内贝类养殖蓝碳计量参考地的空白,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仪式现场,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海洋大学、嵊泗县枸杞乡政府、嵊泗山海奇观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蓝碳计量基准地建设合作协议,四方将携手建立“监测—计量—交易”全链条机制,攻关计量方法学,制定...
2025-08-16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变得触手可及,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改变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三面环海、两港相拥的象山,在数字化浪潮中,加速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等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加速变为现实。农林牧渔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总产值达到79.48亿元,...
2025-08-15 来源:农视网(浙江) 作者:*83年前,中国渔民冒死发起一次海上国际大营救,救助了遇险的英军战俘。如今,取材于这段真实历史的电影《东极岛》正在上映。记者日前采访了影片主创团队、专家学者,听他们讲述影片创作故事和背后史实。守护历史真相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该船途经浙江舟山附近海域被美军击中。面对努力求生的战俘,日军不但见死不救,还开枪射杀。这片海域属于当时的定海县东极乡,当...
2025-08-15 来源:新华网 作者:*Copyright©2019 浙江海洋大学新闻中心浙公网安备 33090002000195号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电话:0580-2550020传真:0580-2551319
TOP